首页 > 中医

牙髓炎期间口腔里有粉末状物

|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问题描述:
牙髓炎期间口腔里有粉末状物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牙髓炎期间口腔出现粉末状物可能是牙体组织崩解或药物残留所致。牙髓炎主要由龋齿、牙外伤、牙周病等因素引起,典型症状包括自发痛、冷热刺激痛、夜间痛加剧等,口腔粉末状物需结合具体原因判断,可能与龋坏牙体碎屑、暂封材料脱落、根管治疗药物残留等有关。

1、龋坏牙体碎屑

深龋导致的牙髓炎常伴随牙体硬组织崩解,龋洞内腐败牙本质在咀嚼摩擦后形成粉末状碎屑。这类碎屑多呈黄褐色,质地松软,可能伴有食物残渣混合。患者需及时清除碎屑避免刺激牙髓,可使用冲牙器或温盐水漱口,但禁止用尖锐工具掏挖。治疗需通过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牙髓,后采用复合树脂或全冠修复缺损。

2、暂封材料脱落

根管治疗中使用的氧化锌丁香酚暂封材料,可能因咀嚼硬物或材料老化碎裂脱落。暂封材料碎屑通常为灰白色颗粒,无特殊气味。发现材料脱落应避免用患牙咀嚼,48小时内复诊重新封药。医生可能更换更耐用的玻璃离子水门汀暂封,或直接完成根管充填。

3、根管消毒药物

根管内封入的氢氧化钙糊剂、樟脑酚棉捻等药物,可能通过髓腔穿孔或暂封不密合渗出。药物粉末多呈白色或淡黄色,部分带有刺激性气味。这种情况需由医生评估是否需提前换药,必要时拍摄X线片检查根尖周状况。常用替代药物包括碘仿糊剂、抗生素复合制剂等。

4、牙结石剥落

重度牙周炎继发牙髓炎时,可能因牙龈退缩导致龈下牙结石暴露崩解。牙结石碎屑呈灰黑色坚硬颗粒,常附着于牙颈部。患者需进行牙周基础治疗,配合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急性期后可选择龈下刮治或根面平整术,避免牙髓-牙周联合病变。

5、修复体磨损

患牙原有银汞合金充填体或全瓷冠磨损时,修复材料粉末可能随唾液扩散。金属碎屑呈银灰色,陶瓷碎屑为半透明颗粒。需及时检查修复体完整性,磨损严重者需拆除后重新治疗。过渡期可使用暂时性修复材料如聚羧酸锌水门汀保护牙体。

牙髓炎患者出现口腔粉末状物时,应记录出现时间、颜色及伴随症状,避免自行使用止痛药掩盖病情。日常选择软毛牙刷轻柔清洁,避免过冷过热饮食刺激。治疗期间每24-48小时用生理盐水含漱3次,每次1分钟,减少口腔细菌负荷。若粉末物持续出现超过3天或伴随肿胀、异味,需立即复诊排除根尖周感染扩散。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为什么中医不让吃竹笋

中医不建议吃竹笋主要与体质偏寒、脾胃虚弱、疾病状态等因素有关。竹笋性寒味甘,可能加重虚寒体质者的不适,或影响特定疾病的康复。

1、体质因素

竹笋性寒凉,虚寒体质者食用后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这类人群通常表现为畏寒肢冷、喜热饮、大便稀溏等,需避免寒凉食物。日常可通过生姜红糖水、艾灸关元穴等方式温补脾胃。

2、脾胃虚弱

竹笋含粗纤维较多,消化功能较差者可能因难以消化而引发腹胀、嗳气。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症状可能加重,常见餐后饱胀、排便异常。建议选择山药粥、小米粥等易消化食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香砂养胃丸、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调理。

3、痛风发作期

竹笋嘌呤含量中等,急性痛风期食用可能升高血尿酸水平。患者多伴关节红肿热痛,需严格低嘌呤饮食。可遵医嘱使用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抑制尿酸生成,配合秋水仙碱片缓解炎症。

4、术后恢复期

消化道手术后早期食用竹笋可能刺激创面,胃肠功能未完全恢复时易导致肠梗阻。术后应遵循流质-半流质饮食过渡,待排气排便正常后逐步恢复普通食物。若出现粘连性肠梗阻需禁食,必要时行肠粘连松解术。

5、过敏体质

部分人对竹笋中蛋白质成分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喉头水肿等反应。过敏体质者初次尝试需少量测试,已明确过敏者应避免接触。急性过敏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地塞米松注射液抗过敏治疗。

健康人群适量食用竹笋可补充膳食纤维和钾元素,但需焯水去除草酸。脾胃功能正常者每周食用不超过200克为宜,建议搭配温性食材如猪肉、香菇同烹。食用后出现明显不适需停食观察,症状持续应就医排查消化系统疾病。日常饮食需根据体质调整,虚寒者可多食红枣、桂圆等温补类食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