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鼻咽癌放疗后肿瘤还没消失怎么办?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鼻咽癌放疗后肿瘤还没消失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鼻咽癌放疗后肿瘤未消失可通过二次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肿瘤残留可能与放疗剂量不足、肿瘤耐药性、病理类型特殊等因素有关。

1、二次放疗

针对局部残留病灶,可考虑调整放疗方案进行精准补量。调强放疗能提高靶区剂量同时保护周围正常组织,质子重离子放疗对深部肿瘤控制更具优势。需评估首次放疗后正常组织耐受性,避免放射性脑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2、化疗强化

同步放化疗方案中可更换药物组合,如将顺铂改为奈达铂或紫杉醇类。诱导化疗后序贯放疗再辅助化疗的模式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化疗药物穿透血瘤屏障能力差异可能影响残留灶清除效果。

3、靶向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如尼妥珠单抗可逆转放疗抵抗。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能改善肿瘤微环境缺氧状态。治疗前需检测EB病毒DNA载量及PD-L1表达等分子标志物。

4、免疫治疗

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可通过解除免疫抑制激活T细胞。CAR-T细胞疗法对EB病毒相关鼻咽癌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免疫联合放化疗可产生协同效应,但需警惕免疫相关性肺炎等不良反应。

5、挽救性手术

经鼻内镜手术适用于局限在鼻咽腔的残留灶,颅底手术需多学科协作。术前需通过PET-CT明确病灶范围,术后缺损可能需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时机建议在放疗后3-6个月纤维化期前进行。

放疗后需定期进行鼻咽镜和影像学复查,建议每3个月检测EB病毒DNA。保持鼻腔冲洗清洁,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出现头痛加重或复视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康复期可进行张口训练预防颞颌关节纤维化。治疗期间注意口腔黏膜护理,使用含利多卡因的漱口水缓解疼痛。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胃癌会出现哪些症状

胃癌可能由遗传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高盐饮食、吸烟饮酒、慢性胃炎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上腹疼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呕血或黑便等症状。 1、上腹疼痛:胃癌患者常出现上腹部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疼痛可能逐渐加重,尤其在进食后更为明显。早期疼痛可能与胃炎或溃疡相似,但随着病情发展,疼痛范围扩大,程度加深。 2、消化不良:胃癌患者常伴有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嗳气、反酸等。这些症状可能被误认为是普通的胃部不适,但如果持续存在并伴随其他症状,需警惕胃癌的可能性。 3、食欲减退:胃癌患者常出现食欲明显下降,甚至对平时喜爱的食物也失去兴趣。这种症状可能与肿瘤对胃功能的破坏有关,也可能与肿瘤导致的全身性反应有关。 4、体重下降:胃癌患者常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尤其是在短时间内体重明显减轻。这种体重下降可能与食欲减退、消化吸收功能下降以及肿瘤消耗有关。 5、呕血或黑便:胃癌患者可能出现呕血或黑便,这是由于肿瘤侵犯胃壁血管导致出血。呕血通常为咖啡色或鲜红色,黑便则是由于血液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后排出。 胃癌患者应注意饮食调节,选择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定期复查胃镜和肿瘤标志物,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