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5次阅读
甲沟炎可通过局部消毒、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甲沟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外伤、嵌甲、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甲沟炎早期可使用碘伏溶液或医用酒精对患处进行消毒,每日重复进行2-3次。消毒前需清洁双手,用无菌棉签蘸取消毒液轻柔擦拭红肿区域,避免用力挤压导致感染扩散。消毒后保持患处干燥,可覆盖无菌纱布防止二次污染。若局部出现化脓,消毒时需清除脓液再涂抹药膏。
细菌性甲沟炎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真菌性甲沟炎需选用酮康唑乳膏或联苯苄唑乳膏。药膏应薄涂于红肿部位及周围2厘米范围,用药前需先消毒。严重者可配合使用鱼石脂软膏促进脓肿成熟。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肤过敏,若红肿加重需停用并就医。
感染较重时需遵医嘱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真菌感染则用伊曲康唑胶囊或特比萘芬片。口服药物需完成规定疗程,不可自行停药。用药期间禁酒,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胃肠道不适、皮疹等不良反应。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变化。
慢性甲沟炎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或激光治疗,每周2-3次,能抑制细菌繁殖并促进炎症吸收。治疗时需保护眼睛,治疗后24小时内避免接触水。嵌甲引起的甲沟炎可用矫形器逐渐矫正指甲生长方向,需持续佩戴3-6个月。物理治疗期间需配合药物使用效果更佳。
形成脓肿或反复发作的甲沟炎需行甲沟切开引流术或部分拔甲术。术前需进行血常规检查,术后每日换药,10-14天拆线。术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穿宽松鞋袜防止挤压伤口。糖尿病患者术后需加强血糖控制以促进愈合。术后复发者可考虑永久性甲床破坏术。
甲沟炎患者日常应穿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指甲修剪过短或抠撕倒刺。保持手足干燥,接触水后及时擦干。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定期检查足部。出现红肿疼痛时避免自行挑破,早期处理可防止感染扩散。反复发作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医,明确是否存在糖尿病等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