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怎么判断得了视神经萎缩

|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怎么判断得了视神经萎缩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卫
王卫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视神经萎缩可通过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色觉异常、瞳孔反射异常、视盘苍白等表现判断。视神经萎缩可能与青光眼、多发性硬化、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遗传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需通过眼底检查、视野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方式确诊。

1、视力下降:

视神经萎缩早期常表现为渐进性视力减退,患者可能发现视物模糊或阅读困难。青光眼、视神经炎等疾病导致的轴突损伤会直接影响视觉信号传导。确诊需结合视力表检查,若矫正视力持续低于0.8应警惕。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青光眼患者可使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控制眼压。

2、视野缺损:

特征性表现为中心暗点或周边视野缩小,患者可能撞到侧面物体。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常导致扇形缺损,多发性硬化可引起双眼颞侧偏盲。通过 Humphrey 视野计可量化缺损范围。急性期视神经炎可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慢性期需营养神经治疗。

3、色觉异常:

红绿色觉障碍是典型表现,患者难以区分交通信号灯颜色。遗传性视神经萎缩早期即可出现明显色觉异常。使用 Farnsworth-Munsell 100色相检测可评估程度。线粒体基因突变相关病例需辅酶Q10胶囊联合艾地苯醌片治疗。

4、瞳孔反射异常:

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是重要体征,表现为患眼对光反射迟钝。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可见瞳孔散大固定。检查时需用交替光照试验,结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排除虹膜因素。急性压迫性病变需紧急手术减压。

5、视盘苍白:

眼底检查可见视盘呈蜡黄色或苍白色,视网膜血管变细。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多伴微动脉瘤。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薄。慢性病例可尝试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联合甲钴胺片治疗。

日常需避免吸烟及过量饮酒,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强光环境下佩戴防蓝光眼镜,阅读时保证充足照明。每月定期监测视力变化,若出现突发视力丧失、眼痛需立即就诊。建议每年进行1次全面眼科检查,包括眼压测量和眼底照相,早期发现可逆性因素。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老花眼怎么配眼镜

老花眼可通过验光、选择合适的镜片、调整镜框、定期复查、注意用眼卫生等方式配眼镜。老花眼通常由年龄增长、晶状体硬化、睫状肌功能减退、屈光不正、眼部疾病等原因引起。 1、验光:老花眼配镜的第一步是进行专业验光,通过验光仪测量眼睛的屈光度,确定老花眼的度数。验光师会根据验光结果推荐合适的镜片度数,确保视力矫正效果。 2、镜片选择:老花眼镜片通常选择渐进多焦点镜片或双光镜片。渐进多焦点镜片适合需要远近视力切换的人群,双光镜片则适合有明显远近视需求的人群。镜片材质可选择轻便的树脂或高折射率材料。 3、镜框调整:镜框的选择应考虑舒适度和美观度,镜框大小应与脸型匹配,鼻托和镜腿应调整至合适位置,避免压迫鼻梁和耳朵。镜框材质可选择轻便的钛合金或记忆合金。 4、定期复查:老花眼度数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及时调整镜片度数。定期复查有助于保持视力清晰,避免因度数不准确导致的视疲劳。 5、用眼卫生:配戴老花镜后,应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保持适当的阅读距离和光线。使用电子产品时,应遵循20-20-20原则,每20分钟休息20秒,远眺20英尺外的物体。 老花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橙子等,有助于保护视力。适当进行眼部运动,如眼球转动、远近交替注视等,可缓解眼部疲劳。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过度用眼,有助于延缓老花眼的发展。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