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高热惊厥可通过保持环境凉爽、及时退热、合理补液、密切观察、就医评估等方式预防处理。高热惊厥通常由感染发热、体温骤升、遗传易感性、电解质紊乱、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引起。
1、保持环境凉爽
将室温控制在20-24摄氏度,避免过度包裹衣物。高热时打开窗户通风或使用空调降低室温,但需避免冷风直吹患儿。过热环境会加重体温调节负担,增加惊厥发作概率。可适当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动脉走行处帮助散热。
2、及时退热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需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物理降温可配合退热贴或温水擦浴,禁止酒精擦浴。退热过程需监测体温变化,防止体温波动过大诱发惊厥。
3、合理补液
发热期间每2-3小时补充50-100毫升口服补液盐,或适量饮用温开水、稀释果汁。脱水会导致血液浓缩和电解质失衡,可能诱发抽搐。观察尿量和口唇湿润度判断补水是否充足,婴幼儿出现囟门凹陷需警惕脱水。
4、密切观察
注意有无眼球上翻、四肢强直、意识丧失等先兆症状。发作时记录抽搐持续时间、肢体表现和意识状态,清除周围危险物品,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避免强行按压肢体或塞入异物,多数惊厥可在3-5分钟内自行缓解。
5、就医评估
首次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24小时内反复发作需急诊处理。医生可能进行血常规、电解质检查排除脑膜炎等严重感染,脑电图检查适用于复杂性惊厥。有癫痫家族史或发育迟缓的患儿需神经科随访。
家长应掌握体温测量和物理降温技巧,家中常备退热药物。发热期间避免剧烈活动,保证充足睡眠。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记录发热和惊厥发作情况,复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疫苗接种后48小时内需特别关注体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