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 脑梗塞

大面积脑梗塞危险期是什么时候

|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大面积脑梗塞危险期是什么时候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明利
张明利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主任医师
大面积脑梗塞的危险期通常为发病后的72小时内,这段时间是病情变化最剧烈的阶段,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险期的长短还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治疗及时性等因素有关。
1、急性期:大面积脑梗塞发病后的24小时内是急性期,此时脑组织缺血缺氧最为严重,患者可能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治疗重点是尽快恢复脑血流,常用方法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等。
2、亚急性期:发病后24-72小时为亚急性期,此时脑水肿逐渐加重,患者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脑疝等严重并发症。治疗重点在于控制脑水肿,常用方法包括甘露醇脱水、激素治疗等。
3、稳定期:发病72小时后进入稳定期,此时脑水肿逐渐消退,患者病情趋于稳定。治疗重点转为预防并发症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常用方法包括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等。
4、康复期:发病后2周至3个月为康复期,此时患者病情基本稳定,治疗重点转为功能康复。常用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语言训练、心理干预等。
5、后遗症期:发病3个月后进入后遗症期,此时患者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治疗重点在于改善生活质量,常用方法包括继续康复训练、生活能力训练等。
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在危险期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同时,家属应积极配合治疗,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康复期和后遗症期应坚持康复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生活能力。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预防复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脑梗塞常见的并发症都哪些

脑梗塞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和吞咽困难等。 1、肢体功能障碍:脑梗塞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肢体无力或瘫痪,影响日常活动。康复训练是恢复肢体功能的重要手段,包括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物理治疗通过被动和主动运动改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作业治疗则帮助患者重新学习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进食等。 2、言语障碍:脑梗塞可能损伤语言中枢,导致失语或构音障碍。言语治疗是改善言语功能的主要方法,包括发音训练、语言理解和表达训练。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通过反复练习逐步恢复语言能力。 3、认知障碍:脑梗塞可能引起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问题。认知康复训练是改善认知功能的有效方法,包括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和问题解决训练。训练过程中,治疗师会使用各种认知刺激工具,如记忆卡片、数字游戏等,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认知能力。 4、情绪障碍:脑梗塞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是缓解情绪障碍的主要手段。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和应对方式。药物治疗可使用抗抑郁药如舍曲林50mg/天或氟西汀20mg/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吞咽困难:脑梗塞可能导致吞咽功能受损,增加误吸风险。吞咽功能训练是改善吞咽困难的主要方法,包括口腔肌肉训练和吞咽技巧训练。治疗师会指导患者进行特定的口腔运动,如舌头运动、咀嚼训练等,同时教授正确的吞咽技巧,如分次吞咽、调整头部位置等。 脑梗塞患者在日常护理中应注意饮食均衡,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油,适量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水果如蓝莓、草莓。运动方面,建议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心肺功能。护理上,家属应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情感支持,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