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3次阅读
风寒感冒可遵医嘱使用荆防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九味羌活颗粒等中成药冲剂。风寒感冒多因外感风寒引起,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等症状。
1、荆防颗粒主要成分为荆芥、防风等,具有发汗解表、散风祛湿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初期伴鼻塞流清涕症状。
2、感冒清热颗粒含羌活、防风等成分,能疏风散寒解表,针对风寒感冒伴轻微咽痒咳嗽症状。
3、正柴胡饮颗粒由柴胡、黄芩等组成,具有和解表里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伴有胸胁苦满症状者。
4、九味羌活颗粒含羌活、防风等九味药材,可发散风寒兼除湿止痛,对风寒感冒伴肢体酸痛效果较好。
服药期间需避风寒,忌食生冷,若服药三天症状未缓解或出现高热需及时就医。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支气管炎咳嗽可通过按摩天突穴、膻中穴、肺俞穴、列缺穴缓解症状。按摩这些穴位有助于宣肺止咳、宽胸理气。
1、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中央,按摩时用指腹向下按压,可缓解咳嗽气喘。该穴位属任脉,对呼吸道症状有直接调节作用。
2、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中点,用拇指按揉能宽胸理气。此穴为气会之处,特别适合支气管炎引起的胸闷咳喘。
3、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按压可宣肺止咳。该穴位属膀胱经,能改善肺脏功能。
4、列缺穴: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掐按可缓解咽喉不适。此穴为肺经络穴,对咳嗽有特异性疗效。
穴位按摩需配合规范治疗,急性期咳嗽加重或发热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用力过度刺激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