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3次阅读
艾滋病患者感冒可通过生活护理、对症治疗、免疫支持、预防并发症等方式处理。感冒可能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因素、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 生活护理: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用温盐水漱口缓解咽痛。家长需每日监测体温并记录症状变化。
2. 对症治疗:发热可用对乙酰氨基酚,鼻塞可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咳嗽可用右美沙芬。所有药物需经艾滋病主诊医生确认后使用。
3. 免疫支持: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羹,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家长需观察口腔是否出现白斑等机会性感染征兆。
4. 预防并发症:若咳嗽超过3天或发热超过38.5℃持续24小时,需立即就医排查肺炎。艾滋病患者感冒易进展为下呼吸道感染。
艾滋病患者感冒期间应暂停抗病毒治疗,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所有治疗需在传染病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脸上挤出白色物质可能由皮脂分泌过多、毛囊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感染、脂溢性皮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电治疗等方式改善。
1、皮脂分泌过多青春期或油性皮肤人群皮脂腺功能旺盛,过量皮脂与角质混合形成白色脂栓。建议每日使用温和氨基酸洁面,避免过度清洁刺激皮脂腺。
2、毛囊角化异常毛囊口角质细胞代谢紊乱导致堵塞,形成闭口粉刺。可外用含维A酸乳膏、水杨酸软膏、阿达帕林凝胶等调节角质代谢。
3、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毛囊内细菌繁殖引发炎症反应,白色脓疱常伴随红肿疼痛。医生可能开具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过氧苯甲酰乳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菌药物。
4、脂溢性皮炎马拉色菌过度增殖导致皮肤屏障受损,白色鳞屑多出现在眉间、鼻翼等部位。需配合使用酮康唑洗剂、吡美莫司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抗真菌药物。
避免用手挤压皮损,饮食减少高糖高脂摄入,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囊肿结节需及时至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