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6次阅读
狂犬疫苗的选择需根据暴露后预防或暴露前预防的需求决定,常用疫苗主要有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等。建议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伤口暴露等级、个体过敏史等情况综合评估后选择。
1、vero细胞疫苗
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采用非洲绿猴肾细胞培养病毒制备,免疫原性稳定,接种后能有效诱导中和抗体产生。该疫苗适用于Ⅱ级和Ⅲ级暴露后的预防接种,需完成5针免疫程序。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等轻微反应,通常无须特殊处理。对疫苗成分过敏者禁用。
2、人二倍体细胞疫苗
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采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培养制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适用于对动物细胞培养基过敏者。该疫苗需按照0、3、7、14、28天程序接种,能有效预防狂犬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接种后需监测抗体水平。
3、地鼠肾细胞疫苗
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通过地鼠肾细胞培养病毒后灭活制成,接种程序与vero细胞疫苗相同。该疫苗价格相对较低,但局部红肿反应发生率略高。妊娠期妇女需权衡利弊后使用,接种后应避免剧烈运动。
4、鸡胚细胞疫苗
鸡胚细胞狂犬病疫苗采用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制备,适用于对哺乳动物细胞过敏者。该疫苗需冷藏保存,接种后需观察30分钟以防过敏反应。严重免疫功能缺陷者可能需增加接种剂量。
5、联合免疫球蛋白
对于Ⅲ级暴露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医生可能建议在接种疫苗同时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能快速提供被动免疫保护,与疫苗联合使用可形成双重防护。使用前需进行皮试,避免异种蛋白过敏反应。
被动物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接种疫苗期间应避免饮酒、浓茶及辛辣食物,注意休息。完成全程接种后,可通过血清抗体检测确认免疫效果。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或高热不退,需及时复诊调整接种方案。家长需监督儿童完成全部接种程序,避免抓挠注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