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川崎病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后通常在24-48小时内起效,多数患儿在用药后36小时左右可见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等症状缓解。
川崎病急性期使用丙种球蛋白是标准治疗方案,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中和炎症因子、调节免疫反应实现。用药后1-3天是观察疗效的关键窗口期,约80%患儿在完成单次大剂量输注后,持续高热可在48小时内消退,手足硬肿、结膜充血等典型症状逐步减轻。实验室指标如C反应蛋白、血沉等炎症标志物通常在3-5天开始回落,冠状动脉病变风险显著降低。对于初始治疗无反应的患儿,可能需要重复输注或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极少数重症患儿可能对丙种球蛋白治疗反应延迟,若用药72小时后仍持续发热或出现冠状动脉扩张,需考虑耐药性川崎病可能。这类患儿往往需要更积极的二线治疗,如英夫利昔单抗等生物制剂,同时需加强心脏超声监测频率。
川崎病患儿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家长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记录皮疹消退情况,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冠状动脉损伤。恢复期建议保持低脂饮食,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直至病程满8周,若发现冠状动脉异常需长期随访。所有治疗均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