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儿痉挛症是什么症状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痉挛症是什么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痉挛症主要表现为点头样痉挛、成串发作的强直性痉挛及发育倒退。该症状多见于婴儿期,通常由遗传代谢异常、脑部结构异常、围产期缺氧缺血、感染或免疫因素等引起,需通过视频脑电图和头颅磁共振成像确诊。

1、点头样痉挛

患儿头部突然前屈呈点头状,常伴随双上肢外展或内收动作,每日可发作数十次至上百次,多在刚睡醒或入睡时出现。这种痉挛发作具有成串性特征,每次持续1-2秒,连续5-10次形成发作丛集。发作时患儿可能出现面色潮红或青紫,部分病例会伴随异常哭叫。脑电图检查可见高峰节律紊乱模式。

2、强直性痉挛发作

表现为躯干和四肢突然强直性收缩,可能呈现鞠躬样或抱球样姿势,发作时眼球上翻或凝视。这种痉挛会导致患儿从坐位突然向前倾倒,严重时可能造成面部外伤。发作后常出现短暂意识朦胧状态。需注意与婴儿良性肌阵挛鉴别,后者发作时无意识障碍且脑电图正常。

3、发育倒退

约70%患儿在痉挛发作后出现已获得技能的丧失,包括不再追视、社交性微笑消失、独坐能力减退等。语言发育停滞或退化尤为明显,部分患儿会完全停止发声。这种倒退多发生在发病后1-3个月内,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全面性发育迟缓。早期进行康复干预可改善预后。

4、视觉追踪障碍

患儿逐渐丧失对移动物体的注视能力,表现为眼球震颤或不协调运动。部分病例出现皮质盲,但对声音刺激反应正常。这种视觉障碍可能与枕叶皮质异常放电有关。需定期进行视力评估和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排除视神经萎缩等器质性病变。

5、肌张力异常

发作间期可观察到肌张力低下或四肢僵硬交替出现,下肢肌张力增高更为显著。随着病程进展,部分患儿会发展为痉挛型脑瘫样表现。这种运动功能障碍源于基底节和锥体束的继发性损害。物理治疗应早期介入,预防关节挛缩和脊柱侧弯等并发症。

家长发现婴儿出现异常点头动作或发育倒退时,应立即到儿科神经专科就诊。确诊后需长期规范使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氨己烯酸等药物治疗,配合生酮饮食疗法。定期评估脑电图和发育商,根据病情调整康复方案。注意预防发作时跌倒外伤,保持睡眠规律,避免声光刺激诱发痉挛发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两岁宝宝口臭怎么调理

两岁宝宝口臭可能由口腔卫生不良、饮食不当、龋齿、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洁口腔、调整饮食、治疗龋齿、改善消化功能等方式调理。

1、口腔卫生不良:

家长需每日用软毛牙刷或纱布清洁宝宝牙齿和舌苔,避免奶渍或食物残渣堆积。可使用婴幼儿专用含氟牙膏,但需控制用量。

2、饮食不当:

建议家长减少高糖零食和黏性食物的摄入,避免睡前喝奶后不漱口。适当增加苹果、胡萝卜等需咀嚼的新鲜蔬果,帮助清洁口腔。

3、龋齿:

可能与奶瓶龋或釉质发育不良有关,表现为牙齿黑斑或缺损。需带宝宝到儿童口腔科进行充填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进行乳牙根管治疗。

4、胃肠功能紊乱:

通常伴随腹胀、便秘等症状,可能与饮食结构不合理或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可遵医嘱使用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功能。

若口臭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食欲下降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鼻窦炎、胃食管反流等疾病。日常注意培养宝宝饭后漱口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