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是一种病理学检查方法,用于检测组织样本中的特定蛋白质,以辅助诊断疾病。免疫组化并非仅用于癌症诊断,还可用于鉴别多种疾病类型。免疫组化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不能仅凭免疫组化结果确诊癌症。
1、诊断癌症:免疫组化常用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例如通过检测细胞角蛋白、雌激素受体等标记物,帮助判断乳腺癌、肺癌等癌症类型。免疫组化结果需结合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综合评估。
2、鉴别感染:免疫组化可用于检测病原体相关抗原,例如通过检测EB病毒、HPV病毒等标记物,辅助诊断病毒感染性疾病。免疫组化结果需结合病原学检查综合判断。
3、判断炎症:免疫组化可用于检测炎症相关蛋白,例如通过检测CD3、CD20等标记物,帮助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组化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评估。
4、评估预后:免疫组化可用于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例如通过检测Ki-67、p53等标记物,帮助判断肿瘤的增殖活性、侵袭性等。免疫组化结果需结合肿瘤分期、分级综合评估。
5、指导治疗:免疫组化可用于指导靶向治疗,例如通过检测HER2、EGFR等标记物,帮助选择适合的靶向药物。免疫组化结果需结合基因检测结果综合判断。
免疫组化检查后,需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定期复查,遵医嘱进行后续治疗,避免过度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