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小儿腹泻推拿治疗作用与功效

|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腹泻推拿治疗作用与功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腹泻可通过推拿缓解症状,推拿治疗主要有健脾和胃、调节肠道功能、促进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力、辅助止泻等功效。小儿腹泻通常由饮食不当、腹部受凉、感染性肠炎、脾胃虚弱、过敏等因素引起。

1、健脾和胃

推拿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足三里、中脘等,帮助改善脾胃运化功能。脾胃虚弱可能导致食欲减退、大便稀溏,推拿可配合补脾经、揉板门等手法。脾胃功能恢复后有助于减少水样便次数,但需配合饮食调整如少量多餐、避免生冷食物。

2、调节肠道功能

顺时针摩腹、分推腹阴阳等手法能促进肠道蠕动平衡。肠道功能紊乱常见于饮食不洁或轮状病毒感染,表现为排便急迫、蛋花样便。推拿可联合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家长需注意观察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

3、促进气血运行

推拿背部脾俞、胃俞等穴位可疏通经络气血。气血运行不畅可能加重腹泻伴四肢发凉,采用捏脊疗法时从尾椎至大椎方向操作。建议家长配合热敷神阙穴,避免推拿后立即进食。

4、增强免疫力

推拿风池、大椎等穴位有助于激发卫气抗病能力。免疫力低下易反复出现感染性腹泻,可辅助使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推拿治疗期间家长应保持患儿手部清洁,注意奶瓶消毒。

5、辅助止泻

推拿七节骨、龟尾等特定穴位能收敛固涩。适用于久泻不止或直肠脱垂患儿,需配合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急性细菌性肠炎出现脓血便时,应及时就医使用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

推拿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家长不可自行尝试复杂手法。治疗期间保持清淡饮食,可适量食用焦米汤、蒸苹果等收敛性食物。注意观察大便性状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精神萎靡,须立即停止推拿并就医。日常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过度喂养,奶具应每日煮沸消毒。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功能性子宫出血中药方剂治疗

功能性子宫出血可通过中药方剂调理,常用方剂有固冲汤、归脾汤、两地汤、清热固经汤、举元煎等。功能性子宫出血多由脾虚、血热、肾虚、血瘀等因素引起,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选用合适方剂。

1、固冲汤

固冲汤由白术、黄芪、煅龙骨等组成,适用于脾虚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多见经血淋漓不尽、色淡质稀,伴有气短乏力等症状。该方通过健脾益气达到固冲止血目的,现代研究表明其能调节子宫内膜血管收缩功能。使用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阴虚血热者不宜。

2、归脾汤

归脾汤含人参、白术、当归等药材,主治心脾两虚所致崩漏。常见经量过多、血色淡红,伴随心悸失眠等症。方中黄芪补气摄血,龙眼肉养血安神,对激素紊乱引起的出血有调节作用。服药期间需保持情绪稳定,感冒发热时应暂停使用。

3、两地汤

两地汤由生地、地骨皮等组成,针对阴虚血热型出血。症状表现为经血深红黏稠、潮热盗汗。方中生地凉血养阴,地骨皮清虚热,能降低子宫内膜炎症反应。脾胃虚寒者需配伍温中药使用,服药时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4、清热固经汤

清热固经汤含黄芩、栀子等成分,适用于实热型子宫出血。患者多见经血鲜红量多、口渴便秘。该方通过清热凉血改善子宫内膜充血状态,临床观察显示能缩短出血周期。体质虚寒或经期腹痛者慎用,服药期间禁食羊肉等发物。

5、举元煎

举元煎以人参、升麻为主药,治疗气虚下陷型崩漏。症状特点为经血清稀、小腹坠胀。方中升麻升举阳气,配合阿胶养血止血,对子宫收缩乏力有效。高血压患者需调整剂量,服用时忌与萝卜同食以免降低药效。

中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需坚持1-3个月经周期,服药期间记录出血情况供医师调整方案。配合艾灸三阴交等穴位可增强疗效,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若出现药物过敏或出血加重应立即停用并就诊,贫血患者需同步补充铁剂。日常可食用乌骨鸡、桂圆等补血食材,但须与中药服用间隔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