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孩子着凉后呕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服用药物、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着凉呕吐通常由胃肠受寒、饮食不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呕吐后需暂停进食2-4小时,待胃肠休息后给予米汤、稀粥等流质食物。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家长需观察孩子进食后是否再次呕吐,若持续呕吐需及时就医。
呕吐会导致体液丢失,需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每次5-10毫升,间隔10-15分钟。若孩子拒绝饮水或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表现,家长需立即带孩子就医。
用40℃左右的热毛巾敷于孩子脐周10-15分钟,每日2-3次。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胃肠痉挛。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若热敷后呕吐加重或出现腹痛,应停止操作并就医。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禁止自行使用止吐药,尤其避免给儿童服用多潘立酮片等成人药物。
若呕吐伴随高热、精神萎靡、血便、剧烈腹痛或持续超过24小时,需警惕急性胃肠炎、肠梗阻等疾病。家长应携带孩子呕吐物样本或拍摄视频记录呕吐特征,便于医生判断病因。血常规、粪便检测等检查可明确感染类型。
注意保持孩子腹部保暖,睡眠时穿戴棉质肚兜。恢复期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半流质,2-3天后可恢复正常饮食。每日监测体温和排便情况,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交叉感染。若孩子呕吐物误吸入气管,需立即采取头低脚高位并拍背,必要时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