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推拿对胃病有效果吗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推拿对胃病有效果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海泉
王海泉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推拿对部分胃病症状可能有一定缓解效果,但需结合具体病因判断。推拿主要通过调节胃肠蠕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发挥作用,适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疾病引起的腹胀、嗳气等症状,但对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等器质性疾病效果有限。

功能性胃肠病患者通过推拿可缓解症状。推拿手法如摩腹、按揉中脘穴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液分泌,减轻餐后饱胀感。这类患者多因饮食不节或精神紧张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推拿配合规律作息后症状常有改善。慢性胃炎患者推拿后可能减轻隐痛,但需避免暴力手法刺激炎症部位。推拿能通过神经调节作用降低胃黏膜敏感性,但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病因无治疗作用,仍需配合药物治疗。

器质性胃病患者推拿效果不明显甚至存在风险。胃溃疡活动期推拿可能加重黏膜损伤,尤其避免按压上腹部压痛区。胃食管反流患者卧位推拿可能诱发反酸,推拿手法不当还会增加腹压加重症状。此类疾病需优先采用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等规范治疗,推拿仅作为辅助手段。胃癌等严重疾病则禁止腹部推拿,避免肿瘤扩散风险。

进行胃病推拿前应明确诊断,急性腹痛、呕血黑便等症状禁止推拿。推拿期间需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疼痛加重或新发不适应立即停止。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操作,避免盲目按压腹部。日常应注意饮食清淡,规律进食,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配合医生进行胃镜等检查明确病因。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大便后肚子胀怎么回事?

大便后肚子胀可能由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失调、肠梗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缓解。

1、饮食不当

进食过多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碳酸饮料等,可能导致肠道内气体增多,排便后仍感觉腹胀。减少易产气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如燕麦、西蓝花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避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可减少吞咽空气。

2、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动力异常可能导致食物滞留产气,常伴有嗳气、早饱感。可能与精神紧张、作息不规律有关。规律进食时间,饭后适度活动如散步,避免久坐。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

3、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敏感性增高可能出现排便后不适,症状与精神压力相关。表现为腹胀、排便习惯改变。保持情绪稳定,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匹维溴铵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调节肠道功能。

4、肠道菌群失调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饮食结构单一可能导致有益菌减少,影响消化吸收。补充含双歧杆菌的酸奶或遵医嘱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恢复菌群平衡。

5、肠梗阻

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时可能出现腹胀进行性加重,伴随呕吐、停止排气排便。腹部手术史或肿瘤压迫可能诱发。需禁食并立即就医,通过腹部CT明确诊断,严重时需进行肠粘连松解术等手术治疗。

日常注意记录饮食与症状关系,避免腹部受凉。适当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每次10-15分钟。若腹胀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剧烈腹痛、便血等需及时消化科就诊。保持每日适量运动如快走30分钟,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蠕动节律。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