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胸膜炎疼痛主要发生在胸膜覆盖的胸壁内侧和肺部外侧,典型表现为深呼吸、咳嗽或体位变动时单侧胸痛加剧。胸膜炎可能由肺部感染、结核、自身免疫疾病、胸部外伤、肿瘤转移等因素引起。
1、胸壁内侧疼痛
胸膜壁层富含痛觉神经,炎症刺激会导致患侧胸壁持续性钝痛或针刺样痛,咳嗽或打喷嚏时疼痛放射至肩背部。细菌性胸膜炎可能伴随发热,结核性胸膜炎常出现低热盗汗,需通过胸腔穿刺明确病原体后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异烟肼片等药物治疗。
2、肺部外侧疼痛
脏层胸膜炎症多表现为深呼吸时肺区牵拉痛,可能伴随胸闷气促。类风湿关节炎引发的胸膜炎会出现晨僵症状,肿瘤转移所致胸痛往往夜间加重。胸部CT可鉴别病因,结核性胸膜炎需联合利福平胶囊治疗,恶性胸水可考虑胸腔灌注顺铂注射液。
3、肋膈角区域疼痛
胸膜腔底部炎症会刺激膈神经,产生下胸部或上腹部放射性疼痛,易误诊为胆囊炎。肺炎旁胸腔积液可能导致肋间隙饱满,超声引导下抽液可缓解压迫症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须规范服用吡嗪酰胺片至少6个月。
4、胸骨后隐痛
纵隔胸膜炎可能表现为胸骨后闷痛,吞咽时加重,需与心绞痛鉴别。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能突发双侧胸痛,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可控制免疫反应,化脓性胸膜炎需静脉滴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5、肩胛区牵涉痛
膈胸膜炎症常通过膈神经反射引起肩部疼痛,右侧病变易误认为肝胆疾病。尿毒症性胸膜炎需加强透析,恶性胸膜间皮瘤疼痛需用硫酸吗啡缓释片控制。所有胸膜炎患者均应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胸膜摩擦。
胸膜炎急性期建议采取患侧卧位减轻疼痛,食用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奶促进胸水吸收,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持续胸痛超过一周或出现呼吸困难、咯血时,须立即复查胸部CT排除胸腔粘连或肿瘤进展。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需严格完成抗结核疗程,定期监测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