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小儿疱疹口腔炎的潜伏期一般为2-12天,多数患儿在接触病毒后3-5天出现症状。疱疹口腔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病变,常见于1-5岁儿童。
疱疹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飞沫传播进入人体后,首先在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内复制。病毒可能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口腔黏膜充血水肿。随着病毒数量增加,患儿可能出现发热、拒食等全身症状。典型表现为口腔内出现簇集性小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部分患儿伴随牙龈红肿、口臭或淋巴结肿大。
极少数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可能出现潜伏期延长,可达14天以上。早产儿或合并其他感染的患儿,病毒复制速度可能减缓,导致症状出现时间延迟。这类情况下,患儿家长需密切观察口腔黏膜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患儿发病期间应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牙齿。饮食以温凉流质为主,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溃疡面。家长需注意患儿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脱水或进食困难,应立即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