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药物流产的过程主要包括用药前评估、服药阶段和随访观察三个阶段,具体步骤有确认妊娠、排除禁忌、分次服药、观察妊娠物排出及复查。
1、用药前评估需通过超声确认宫内妊娠及孕周,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排除药物禁忌,评估肝肾功能及过敏史。
2、分次服药先口服米非司酮拮抗孕激素,48小时后服用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服药后需在医疗机构观察6小时。
3、妊娠物排出多数患者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会出现阵发性腹痛和阴道出血,孕囊通常在4-6小时内排出,需由医务人员确认胚胎组织完整性。
4、随访复查流产后2周需复查超声确认宫腔无残留,监测出血量及感染征象,必要时进行血HCG水平追踪。
药物流产全过程需在正规医疗机构完成,流产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发热或大出血需立即就医。
药物流产一般需要2-6天完成孕囊排出,实际时间受到孕周大小、个体药物敏感性、子宫收缩强度、胚胎发育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孕周大小孕周越小排出时间越短,7周内妊娠通常2-3天可排出,超过7周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2、药物敏感性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的药物代谢速度因人而异,对药物敏感者可能在服药后数小时内排出。
3、子宫收缩子宫收缩强度直接影响排出效率,收缩良好者可在48小时内完成,收缩乏力者可能需要重复用药。
4、胚胎状态胚胎着床位置及发育程度会影响脱落速度,部分完全性葡萄胎等特殊情况排出时间可能延长。
药物流产后应遵医嘱复查超声,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观察出血量及腹痛情况,出现发热或大出血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