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牙齿伤到神经的判断依据主要有剧烈疼痛、冷热敏感、牙龈肿胀、牙齿变色、咬合不适等症状。牙神经损伤通常由龋齿、外伤、牙隐裂等因素引起,需通过临床检查结合影像学确诊。
1、剧烈疼痛
自发性尖锐疼痛是牙髓炎典型表现,尤其在夜间平卧时加重。疼痛可能放射至同侧头部或耳部,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仅能暂时缓解。若出现跳痛伴面部肿胀,提示可能发展为根尖周炎,需立即进行根管治疗。
2、冷热敏感
牙齿对冷饮或热食产生超过30秒的持续刺痛,表明牙髓可能部分坏死。初期可用脱敏牙膏缓解,但若进食常温食物也诱发疼痛,需拍摄牙片评估是否需活髓切断术。避免用患侧咀嚼可防止症状加剧。
3、牙龈肿胀
根尖区出现脓包或瘘管是神经坏死的晚期体征,可能伴随叩击痛。甲硝唑口颊片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可控制感染,但彻底治疗需清除坏死牙髓。长期肿胀会导致牙槽骨吸收,影响后期修复效果。
4、牙齿变色
牙冠呈灰黑色提示牙髓血运中断超过3个月,常见于外伤后未及时处理的情况。漂白治疗对死髓牙无效,需先行根管治疗后再进行全冠修复。儿童恒牙外伤后应每半年复查牙髓活力。
5、咬合不适
咬物时出现闷痛或异物感可能为根尖肉芽肿形成。降低咬合高度可暂时改善症状,但需通过根管治疗清除病灶。长期忽视可能导致囊肿,需配合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消炎。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48小时内就诊口腔内科,避免用患牙咬硬物或进食过冷过热食物。日常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可预防牙髓疾病。孕妇、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出现牙痛应优先处理,防止感染扩散引发全身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