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做免疫组化的适应症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做免疫组化的适应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免疫组化的适应症主要用于病理诊断中的疾病鉴别、肿瘤分型、治疗靶点预测以及感染性病原检测等方面,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本质以指导精准诊疗。
1、疾病鉴别
免疫组化技术是通过检测组织或细胞中的特定抗原来辅助诊断疾病。它对于某些临床难以明确的疾病,特别是类似性状的肿瘤分辨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分辨良性和恶性肿瘤、确认转移瘤的来源等。常见的应用包括乳腺癌标志物ER/PR的检测以判断激素依赖性,以及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的鉴别。对于医师来说,这是明确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用于指导后续治疗策略。
2、肿瘤分型
在肿瘤内科中,免疫组化被广泛用于细分肿瘤的分子亚型。例如,肺癌可以通过检测标志物如TTF-1、Napsin A区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瘤细胞类型、癌症中分化程度的评估也依赖于免疫组化技术。这种分类有助于评估肿瘤生长动力学和反应性,为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治疗靶点预测
近年来,免疫组化也在精准医学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检测HER2蛋白可以帮助判断某些乳腺癌患者是否适合接受特定的靶向治疗,而PD-L1的水平检测也是用以评估患者是否适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重要依据。这些标志物直接决定了患者的治疗方案,是个体化医疗的重要环节。
4、感染性病原检测
免疫组化技术还可以帮助检测组织样本中的感染性病原体。例如,结核分枝杆菌、巨细胞病毒或疱疹病毒等的抗原均可以通过免疫组化被检测到。这对于诊断感染性疾病特别是难以通过普通病原学检查明确的病例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快速准确地找到致病病因。
免疫组化凭借其高准确度与广泛适用性,为疾病诊断开拓了更多的可能性。除了需要专业操作与病理专科医生的指导外,也呼吁患者若有相关应配合完成该项检查,以确保诊断和治疗的科学高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肺癌晚期临走前的征兆

肺癌晚期患者临终前的征兆可能包括呼吸困难、极度乏力、食欲显著下降、意识模糊和疼痛加剧。这些症状通常提示病情进入终末期,需及时关注并提供相应的支持与护理。 1、呼吸困难:肺癌晚期患者常因肿瘤压迫或胸腔积液导致呼吸功能严重受损,表现为呼吸急促、气短甚至窒息感。可通过吸氧、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次1-2喷,每日3-4次缓解症状,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刺激性气味。 2、极度乏力:肿瘤消耗及身体代谢紊乱导致患者极度虚弱,日常活动能力显著下降。护理时应注意减少体力消耗,协助患者进行简单活动,如翻身、坐起等,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肌肉萎缩。 3、食欲显著下降:肿瘤进展及治疗副作用常导致患者食欲不振,体重迅速下降。可尝试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如鸡蛋羹、牛奶、米粥等,必要时使用营养补充剂如肠内营养粉,每日1-2次,每次50g。 4、意识模糊:肿瘤转移至脑部或代谢紊乱可能导致患者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需密切观察患者精神状态,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刺激,必要时使用镇静药物如地西泮片,每次5mg,每日1-2次缓解焦虑。 5、疼痛加剧:肿瘤侵犯神经或骨骼可能导致剧烈疼痛,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可根据疼痛程度使用镇痛药物,如轻度疼痛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每次500mg,每日3-4次,中度疼痛使用曲马多片每次50mg,每日2-3次,重度疼痛使用吗啡片每次10mg,每日2-3次。 肺癌晚期患者的护理需注重饮食、运动和心理支持。饮食上应选择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类、豆制品、牛奶等,避免辛辣、油腻食物。运动方面可根据患者体力状况进行适度活动,如散步、瑜伽等,增强体质。心理支持上需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倾听其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