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肿瘤病人一般可以进行白内障手术,但需综合评估肿瘤病情及全身状况。白内障手术属于眼科常规操作,但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凝血功能及麻醉耐受性可能影响手术安全性。
肿瘤病情稳定且无严重全身并发症时,多数患者可耐受白内障手术。术前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检查,确保无活动性出血或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眼科医生会联合肿瘤科评估手术时机,通常选择化疗间歇期或放疗结束阶段。手术多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视力改善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将血糖控制在稳定水平。
肿瘤晚期或存在严重并发症时可能暂缓手术。广泛转移导致恶病质、血小板显著降低或白细胞计数异常者,手术风险较高。眼部放疗后若存在严重干眼症或角膜病变,需优先处理原发病。部分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因长期使用激素可能加速白内障进展,但需权衡感染风险。头颈部肿瘤压迫视神经导致的视力下降,应与白内障症状鉴别。
术后需加强感染预防与营养支持。肿瘤患者免疫力较低,应规范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避免揉眼或污水入眼。增加维生素A、蛋白质摄入促进角膜修复,定期复查眼底情况。若肿瘤治疗需继续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需告知眼科医生以调整用药方案。出现眼痛、视力骤降等异常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