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心胸外科

70岁老人心脏搭桥术弊端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70岁老人心脏搭桥术弊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杜永杰
杜永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心脏搭桥术对于70岁老人来说,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用于治疗严重冠心病,但其弊端主要体现在术后恢复较慢、并发症风险较高以及长期护理需求增加等方面。需要根据个体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术后可能的并发症进行全面评估和周密准备。
1、术后恢复较慢
由于老年人体质较弱、新陈代谢减缓,70岁老人术后的身体恢复速度往往较年轻人慢。手术创伤和麻醉对于老年人的契合度也不如年轻人理想。为了加速恢复,术后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包括适量活动、呼吸道护理以及注意切口感染预防。
2、并发症风险较高
心脏搭桥术对7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可能产生一些术后并发症。如术中或术后心律异常、脑卒中、肺感染或肾功能损伤等,尤其有其他慢性病时,风险将进一步提高。手术前应进行严格的身体检查,优化血糖、血压等指标,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同时,在术后医院观察阶段密切关注生命体征,防止意外发生。
3、长期护理需求增加
许多老年人在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护理,包括心脏功能监测、营养支持以及情绪疏导等。有些患者还可能需要继续服用抗凝药物或降脂药物,因此需严格遵守医嘱。家属需与医生密切沟通,学习护理知识,以更好地支持老人的术后恢复。
心脏搭桥术对老人来说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术前评估、术后恢复计划及护理支持需要投入更多关注和努力。通过科学评估和细致规划,可明确手术的利弊,在医生指导下作出最佳决策。如果老人被建议进行心脏搭桥术,应充分与医疗团队沟通,制定全面的术前和术后计划,争取良好的生活质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肺大泡该怎么治疗

肺大泡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轻重程度选择药物、非手术干预或手术治疗三种主要方法。轻症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控制,严重者则可能需要手术切除病变组织。 1、药物治疗 对于轻度肺大泡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改善肺功能和缓解症状。比如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可以帮助松弛气道肌肉,增加气流;黏液溶解剂如盐酸氨溴索用于稀释痰液,减少阻塞;糖皮质激素如吸入型布地奈德能减轻炎症反应。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长期使用以避免副作用。 2、非手术干预 包括戒烟、规律运动与肺康复训练。肺康复训练可以提升呼吸肌的力量,改善肺部功能如慢吸气训练和缩唇呼吸法。还有氧气疗法可以改善低氧血症的患者,这对提高生活质量尤为重要。患者需远离有害环境,如避免接触粉尘和化学刺激物。 3、手术治疗 当肺大泡体积较大或发生并发症时如自发性气胸或感染,手术治疗是最有效手段之一。①胸腔镜手术:通过微创方式切除肺大泡,恢复肺部的正常结构;②大泡切除术:专门切除受损泡状组织,保护健康肺组织;③肺移植:适用于肺功能严重损伤、手术无法解决的晚期病例,但手术风险较高。 应重视诊断后对生活方式的管理,包括戒烟、规律体检及遵从医嘱治疗。肺大泡病情恶化往往关系到不良生活习惯,密切关注呼吸系统健康,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是预防与治疗的关键。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