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普通外科

右侧胸背部疼痛挂什么科

| 1人回答 | 2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右侧胸背部疼痛挂什么科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支修益
支修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任医师

右侧胸背部疼痛建议挂骨科、胸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或消化内科。右侧胸背部疼痛可能与肌肉骨骼损伤、胸膜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有关。

1、骨科

右侧胸背部疼痛可能与肌肉拉伤、肋骨骨折、脊柱病变等骨科问题有关。肌肉拉伤通常由剧烈运动或姿势不当引起,表现为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肋骨骨折多由外伤导致,疼痛随呼吸加重。脊柱病变如颈椎病、胸椎间盘突出可能压迫神经引发牵涉痛。骨科医生会通过触诊、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轻者可采用热敷、镇痛药物如布洛芬片治疗,重者需手术干预。

2、胸外科

胸外科主要处理胸壁、胸膜及肺部疾病。右侧胸背部疼痛若伴随咳嗽、呼吸困难,需排查胸膜炎、气胸或肺部肿瘤。胸膜炎疼痛常随深呼吸加剧,可能伴有发热;自发性气胸突发尖锐胸痛伴气促;肺部肿瘤疼痛多为持续性。胸外科会通过胸部CT、胸腔穿刺等检查确诊,治疗包括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胸腔闭式引流或肿瘤切除手术。

3、心血管内科

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可能表现为右侧胸背部放射性疼痛,尤其糖尿病患者易出现不典型症状。疼痛常与活动相关,伴胸闷、出汗,含服硝酸甘油片可缓解。心血管内科会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冠脉造影等检查,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冠脉支架植入等。主动脉夹层疼痛呈撕裂样,需紧急处理。

4、呼吸内科

肺炎、肺结核、肺栓塞等呼吸系统疾病可引起右侧胸背部疼痛。肺炎多伴发热、咳黄痰,听诊闻及湿啰音;肺结核有低热、盗汗;肺栓塞突发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呼吸内科通过胸片、D-二聚体、肺动脉CT确诊,治疗包括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抗结核药如异烟肼片或抗凝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也可能导致胸背不适。

5、消化内科

胆囊炎、胆石症、胃食管反流等消化系统疾病可引发右侧胸背部牵涉痛。胆囊疾病疼痛向右肩放射,常于饱餐后发作,伴恶心呕吐;胃食管反流有烧心感,平卧加重。消化内科通过超声、胃镜等检查,治疗包括解痉药如消旋山莨菪碱片、抑酸药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严重胆石症需腹腔镜手术。肝炎、胰腺炎也可能导致类似症状。

出现右侧胸背部疼痛时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体位,疼痛急性期可局部冷敷。监测是否伴随发热、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记录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诱发因素。心血管或急腹症相关疼痛需立即就医,其他情况可先至对应科室排查。日常保持适度锻炼增强胸背部肌肉力量,避免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阑尾炎外科补液注意事项

小儿阑尾炎外科补液可通过监测电解质、控制补液速度、调整补液成分、预防感染、观察尿量等方式进行。小儿阑尾炎可能与感染、阑尾腔阻塞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发热、呕吐等症状。 1、监测电解质:小儿阑尾炎手术后,电解质平衡易受影响,需定期监测血钾、血钠等指标,避免低钾血症或高钠血症。补液时可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或乳酸林格液,维持电解质稳定。 2、控制补液速度:补液速度过快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过慢则可能影响术后恢复。一般建议根据患儿体重和病情调整,婴幼儿每小时补液量控制在5-10ml/kg,学龄儿童可适当增加。 3、调整补液成分:术后早期以晶体液为主,如0.9%氯化钠注射液,后期可适量补充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以提高血容量。避免使用高糖溶液,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4、预防感染:补液过程中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导管相关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1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预防术后感染。 5、观察尿量:尿量是评估补液效果的重要指标,术后应每小时记录尿量,保持尿量在1-2ml/kg/h。若尿量过少,需调整补液量或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0.5mg/kg静脉注射。 术后患儿应保持清淡饮食,如米粥、面条等,避免油腻食物。适当活动有助于恢复,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确保病情稳定。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