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婴儿拉的粑粑有黏液怎么办

|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婴儿拉的粑粑有黏液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杨小凡
杨小凡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婴儿大便带有黏液可能由喂养不当、肠道感染、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对症用药、排查过敏原、补充乳糖酶等方式处理。

1. 喂养不当

母乳或配方奶喂养过量、过频可能导致消化不完全。建议家长记录喂养时间与奶量,少量多次喂养,避免过度进食。

2. 肠道感染

可能与轮状病毒、细菌性肠炎有关,通常伴随发热、呕吐。家长需及时留取大便标本送检,医生可能开具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补液盐等。

3. 食物过敏

母乳喂养婴儿可能与母亲饮食中牛奶蛋白、鸡蛋等过敏原有关。家长需记录母亲饮食与婴儿症状关联,必要时改用深度水解配方奶粉。

4. 乳糖不耐受

继发于肠道损伤或先天缺乏乳糖酶,表现为腹胀、哭闹。医生可能建议暂时使用无乳糖配方奶或补充乳糖酶制剂。

家长需观察婴儿精神状态与尿量,若黏液便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拒奶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婴儿发育的各阶段包括什么

婴儿发育阶段主要包括新生儿期、婴儿早期、婴儿中期和婴儿晚期四个阶段,各阶段在生理、运动、认知和社交能力方面有显著特征。

1、新生儿期

出生至28天,以反射动作为主,如觅食反射和抓握反射,每日睡眠时间较长,视觉聚焦范围有限。

2、婴儿早期

1-6个月,开始抬头、翻身,能追踪移动物体,发出咿呀声,对熟悉人脸产生微笑反应。

3、婴儿中期

6-12个月,具备独坐、爬行能力,可能扶物站立,出现认生现象,会模仿简单动作和音节。

4、婴儿晚期

12-24个月,逐步学会行走、跑跳,语言发展迅速,能说简单词汇,自主进食能力增强,开始表现自我意识。

家长需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提供安全探索环境,通过亲子互动游戏促进各领域能力发展,发现明显发育滞后应及时就医评估。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