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艾滋病科

得了艾滋病存活期是多久

|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得了艾滋病存活期是多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国喜
张国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得了艾滋病后,未经治疗的平均存活期约为8-10年,但如果早期诊断并坚持抗病毒治疗ART,患者的预期寿命可接近正常人。关键在于尽早发现、规范治疗和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延长生命。
1、病情发展阶段影响存活时间
艾滋病分为三期:急性期、潜伏期和艾滋病期即免疫衰竭期。在未治疗情况下,急性期患者免疫系统会迅速反应,症状如发热、咽痛、疲劳等逐渐减轻,随之进入潜伏期,此阶段持续时间长短因人而异,通常为几年到十几年不等。当病情进展到艾滋病期即最终阶段,免疫力严重受损,患者容易受到机会性感染甚至肿瘤的威胁,死亡率会显著升高。及时治疗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并明显延长存活时间。
2、抗病毒治疗ART显著延长寿命
抗病毒治疗ART是目前公认的延长艾滋病患者存活时间的最有效手段。ART可抑制病毒复制,保护免疫系统功能,从而降低机会性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如果坚持规范治疗,按时服药,大多数患者可以实现长期病毒抑制,寿命接近普通人群。常用ART方案包括三种抗逆转录酶病毒药物联合用药,例如恩曲他滨+丙酚替诺福韦+第三种适合个人情况的药物组合。
3、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在接受药物治疗之外,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同样至关重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规律作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并避免治疗中的副作用。饮食上建议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和水果,避免高脂、高糖食品;运动上可以选择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左右,同时避免过度疲劳。
4、并发症防控与定期复查
艾滋病患者易受到机会性感染的威胁,如肺炎、结核、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定期体检和检测病毒载量、CD4细胞水平,是提前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听从医生建议进行疫苗接种如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也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坚持科学规范的治疗、健康管理、以及积极的心态,可以显著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早诊早治是关键,建议有高危暴露史的人群尽早进行HIV筛查,并在确诊后立即接受专业治疗和咨询。艾滋病虽然尚无法治愈,但现代医学手段已足以将其视为一种可以长期控制的慢性病,坚持治疗才能带来长期健康的希望。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途径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危害包括免疫系统功能受损、易感染其他疾病以及可能发展为艾滋病期。HIV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主要途径传播。性接触传播是最常见的途径,包括无保护措施的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血液传播主要发生在共用注射器、输血或器官移植过程中。母婴传播则可能发生在怀孕、分娩或哺乳期间。预防艾滋病的关键在于采取安全性行为、避免共用注射器以及进行规范的母婴阻断措施。 1、性接触传播:HIV通过性接触传播的风险较高,尤其是在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中。病毒可通过精液、阴道分泌物和直肠黏膜进入人体。使用安全套是预防性传播的有效方法。定期进行HIV检测,尤其是对于有多性伴侣或高风险行为的人群,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2、血液传播:HIV通过血液传播的风险在共用注射器、输血或器官移植过程中较高。避免共用注射器、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以及确保血液和器官的安全性筛查是预防血液传播的重要措施。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消毒和无菌操作规范。 3、母婴传播:HIV感染的孕妇可能将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母婴传播的风险可通过规范的母婴阻断措施降低,包括在怀孕期间使用抗病毒药物、选择剖宫产分娩以及避免母乳喂养。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是减少母婴传播的关键。 4、免疫系统受损:HIV感染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逐渐下降,使患者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如结核病、肺炎和某些癌症。定期监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5、发展为艾滋病期:未经治疗的HIV感染可能发展为艾滋病期,此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出现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和肿瘤。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是预防艾滋病期发生的重要手段,患者需坚持服药并定期随访。 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措施,包括安全性行为、避免共用注射器、规范母婴阻断以及早期诊断和抗病毒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对于高风险人群,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HIV感染。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