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矮小儿童打生长激素的危害

|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问题描述:
矮小儿童打生长激素的危害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文同
张文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矮小儿童使用生长激素治疗需严格遵医嘱,不规范使用可能导致骨骼过早闭合、关节疼痛、血糖异常等风险。生长激素适用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等特定疾病,须经专业评估后使用。

生长激素治疗需在医生严密监测下进行,未经评估盲目使用可能干扰骨骼正常发育。儿童骨骺线未闭合时过量使用生长激素会加速骨骼成熟,反而导致最终身高低于预期。部分儿童用药后可能出现膝关节等大关节疼痛,这与药物刺激软组织生长有关。长期不规范使用可能影响糖代谢,增加胰岛素抵抗风险,需定期监测血糖指标。少数患儿会出现头痛、视力变化等颅内压增高症状,需立即停药就医。

生长激素仅对生长激素缺乏症、特纳综合征等特定疾病有效,非疾病因素的身高偏矮不建议使用。治疗前必须完成骨龄检测、垂体功能评估等系列检查,排除肿瘤等禁忌证。用药期间每3个月需复查甲状腺功能、血糖和骨龄进展,根据结果调整剂量。家长不可自行购买或更改注射剂量,避免与其他增高产品混用。营养均衡、充足睡眠和跳跃类运动对儿童身高发育同样重要,不能单纯依赖药物干预。

建议家长定期记录儿童生长曲线,发现身高增长异常及时就诊内分泌科。治疗期间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钙和维生素D,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关节损伤。若出现持续性头痛、关节肿胀或尿糖阳性等症状应立即复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怎么治

小儿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封堵术和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房间隔缺损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遗传因素、病毒感染、母体孕期疾病、环境因素等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心悸等症状。 1、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轻或暂时不适合手术的患儿,可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20-40mg/日、地高辛0.01mg/kg/日和血管扩张剂如卡托普利0.3-0.5mg/kg/日等药物,以缓解心脏负担和改善症状。 2、介入封堵术:对于缺损较小的患儿,可采用介入封堵术。通过导管将封堵器送入心脏,封闭缺损部位。常用的封堵器包括Amplatzer封堵器和Helex封堵器。术后需定期复查心脏彩超,观察封堵效果。 3、外科手术:对于缺损较大或介入治疗无效的患儿,需进行外科手术修补。手术方式包括直接缝合修补和补片修补。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和并发症。 4、日常护理:患儿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监测体重和身高,评估生长发育情况。家长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以备不时之需。 5、心理疏导:患儿可能因疾病产生焦虑、自卑等情绪。家长应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患儿建立积极的心态。可适当进行游戏治疗或艺术治疗,缓解心理压力。 小儿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缺损大小、症状严重程度等因素。饮食方面,应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运动方面,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脏彩超和心电图,监测病情变化。家长应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