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视网膜会突然脱落吗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视网膜会突然脱落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奇英
刘奇英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视网膜可能突然脱落,这种情况称为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患者需立即就医,以免对视力造成永久损害。它的发生通常由外伤、眼部疾病或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早期干预和治疗非常重要。
1、视网膜突然脱落的原因
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可能因家族中存在视网膜脱离病史而增加患病风险。近视眼患者,特别是高度近视者,视网膜更薄弱,容易发生剥离。
外部环境因素:如强烈的外力冲击、头部或眼部的外伤,可能导致视网膜撕裂或剥离。这些情况常见于体育活动或意外事故。
生理及病理因素:老年化或某些眼部疾病如玻璃体退化、玻璃体液化等可能引发视网膜脱离。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眼部炎症等也可能影响视网膜健康。
其他病理原因:眼部过度疲劳、强光刺激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也可能增加风险。
2、视网膜脱离怎么办
立即就医诊治:如果突然出现眼前闪光、飞蚊增加、视野缺损等症状,应立即到眼科就诊以明确诊断。延误治疗可能导致部分或全部永久失明。
药物治疗:视网膜脱离早期,医生可能使用激光光凝或冷凝疗法冷冻治疗固定视网膜,避免进一步脱落。
手术治疗:对于已经发生明显脱离的患者,可采取三种主要手术方式处理:
1. 巩膜扣带术:通过外部拉紧巩膜复位视网膜。
2. 玻璃体切除术:移除液化玻璃体并注入硅油或气体支撑视网膜。
3. 气体注入复位术:将气体注入玻璃体腔内,通过气泡压力迫使视网膜复位。
日常护理及预防:治疗后需严格遵医嘱,避免剧烈运动和颠簸,保持头部固定姿势。症状轻微但视网膜已存在拉扯风险的患者可以通过定期检查防止病情发展。
高度近视人群、有视网膜脱离家族史者应注意定期进行眼部检查,防止早期病变转为严重病情。视网膜脱离一旦发生,时间就是视力,及时就医和有效的治疗措施是避免失明的关键。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眼睛0.75是多少度

眼睛0.75是指屈光度为-0.75D,属于轻度近视。近视的屈光度为负值,数值越大表示近视程度越深。近视通常由遗传因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光线不足、用眼姿势不正确、缺乏户外活动等原因引起。近视的矫正方法包括佩戴框架眼镜、隐形眼镜或进行屈光手术。 1、遗传因素:近视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双方或一方有近视,子女患近视的概率较高。遗传性近视通常无法预防,但可以通过定期检查视力,及时矫正控制度数增长。 2、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长时间看书、使用电子设备等近距离用眼活动会导致眼睛疲劳,增加近视风险。建议每用眼40分钟后休息10分钟,远眺放松眼部肌肉。 3、光线不足: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用眼,眼睛需要更加努力聚焦,容易导致视疲劳和近视加深。学习工作时应保证充足的光线,避免在黑暗中使用电子设备。 4、用眼姿势不正确:躺着看书、歪头写字等不良用眼姿势会增加眼睛负担。保持正确的坐姿,眼睛与书本或屏幕保持30-40厘米的距离,有助于预防近视。 5、缺乏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可以增加眼睛接受自然光的机会,有助于预防近视。建议每天进行1-2小时的户外活动,如散步、跑步、打球等。 预防和控制近视需要从日常生活习惯入手。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蓝莓等,有助于保护视力。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可以锻炼眼部肌肉。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及时更换合适的眼镜,避免度数过快增长。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注意用眼卫生,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展。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