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脂溢性皮炎主要表现为头皮、面部等皮脂腺丰富区域的红斑、油腻性鳞屑伴瘙痒,可通过典型症状、发病部位及皮肤镜检查综合判断。
1. 典型症状皮肤出现边界不清的红斑,覆盖黄色油腻鳞屑或痂皮,常伴轻度瘙痒,症状冬季加重夏季缓解。
2. 发病部位好发于头皮、眉弓、鼻翼沟、耳后等皮脂分泌旺盛区域,婴儿多见于头顶部(乳痂)。
3. 病程特点呈慢性反复发作,精神压力大、熬夜或高脂饮食后易加重,但不会导致脱发等永久性损害。
4. 鉴别诊断需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鉴别,银屑病鳞屑呈银白色且刮除后有点状出血,特应性皮炎多伴剧烈瘙痒和皮肤干燥。
日常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刺激性洗护产品,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建议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行真菌镜检排除合并马拉色菌感染。
头发根部长痘可能由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真菌感染、激素紊乱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红肿疼痛、油脂分泌过多、瘙痒脱屑等症状。
1. 毛囊炎细菌感染毛囊导致炎症,常见于清洁不足或刮擦刺激,表现为红色丘疹伴脓头。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克林霉素凝胶抗感染。
2. 脂溢性皮炎头皮油脂分泌异常合并马拉色菌过度增殖,引发红斑和鳞屑。建议使用酮康唑洗剂、二硫化硒洗剂或水杨酸软膏调节皮脂。
3. 真菌感染皮肤癣菌侵犯毛囊引起瘙痒性丘疹,需通过真菌镜检确诊。可选用特比萘芬乳膏、联苯苄唑溶液或环吡酮胺乳膏进行抗真菌治疗。
4. 激素紊乱雄激素水平升高刺激皮脂腺过度分泌,多发于青春期或内分泌疾病患者。需检查性激素六项,必要时口服螺内酯或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
避免频繁抓挠头皮,选择温和无硅油洗发产品,保持规律作息与低糖饮食有助于改善症状。若反复发作或伴随脱发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