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耳石症可通过复位治疗、药物治疗、前庭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多由耳石脱落、头部外伤、内耳供血不足、前庭神经炎等因素引起。
1、复位治疗通过Epley手法或Semont手法等物理复位,帮助脱落的耳石回到椭圆囊。复位后需保持头部直立48小时,避免剧烈运动。
2、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改善内耳循环,地西泮缓解眩晕症状,异丙嗪控制呕吐。药物需配合复位治疗使用。
3、前庭康复进行Brandt-Daroff训练等平衡练习,加速中枢代偿。训练需每日重复进行,持续数周至症状消失。
4、手术治疗顽固性病例可采用半规管阻塞术或后壶腹神经切断术。手术适用于反复发作且保守治疗无效者。
发作期避免突然转头或低头,保证充足睡眠,适量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预防复发。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诊。
小孩睡觉喉咙有痰鸣声可能与生理性鼻塞、室内干燥、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环境湿度、清理鼻腔分泌物、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
1、生理性鼻塞:婴幼儿鼻腔狭窄,分泌物易滞留形成痰鸣音。家长需用生理盐水喷雾软化鼻痂后,用吸鼻器轻柔清理。
2、室内干燥:空调或暖气环境下空气湿度不足,导致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建议家长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睡前适当喂温水。
3、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咽喉炎症,通常伴随咳嗽、低热。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
4、过敏性鼻炎:接触尘螨或冷空气后出现清水样鼻涕,可能引发鼻后滴漏。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避免睡前过量喂奶,保持卧室通风清洁,若痰鸣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呼吸急促应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