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乳腺旋切手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出血、感染、血肿、皮肤凹陷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与患者个体差异、术后护理等因素有关。
1、出血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创面渗血,与凝血功能异常或血管损伤有关。轻度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严重出血需手术探查止血。
2、感染术后切口可能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多因无菌操作不当或抵抗力下降导致。可遵医嘱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等控制感染。
3、血肿术后局部可能形成血肿,与止血不彻底或过早活动有关。小血肿可自行吸收,大血肿需穿刺抽吸或手术清除。
4、皮肤凹陷旋切操作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缺损,形成皮肤凹陷。轻微凹陷可随时间改善,明显凹陷需考虑脂肪填充等修复手术。
术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定期复查,出现发热、剧烈疼痛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女性尿量少伴憋尿感可能由饮水量不足、膀胱炎、尿道狭窄、盆底肌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水习惯、抗生素治疗、尿道扩张术、盆底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
1、饮水量不足每日水分摄入过少会导致尿液浓缩,排尿量减少并产生残余尿感。建议每日饮用1500-2000毫升温水,分次少量饮用。
2、膀胱炎细菌感染引发的膀胱黏膜炎症,可能与性生活卫生差、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常伴随尿频尿急、排尿灼痛。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
3、尿道狭窄尿道瘢痕收缩导致排尿不畅,可能与反复尿路感染、医源性损伤有关,表现为尿线变细、排尿费力。需通过尿道造影确诊,严重者需行尿道扩张术。
4、盆底肌功能障碍妊娠分娩或长期腹压增高可能导致盆底肌松弛,表现为排尿不尽感。可进行凯格尔运动锻炼,必要时采用生物反馈治疗。
日常避免憋尿,适量食用冬瓜、薏米等利尿食物,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尿需及时就诊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