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甲亢患者服药后出现甲减停药可能恢复,但需根据甲状腺功能评估决定,主要影响因素有药物剂量、疗程长短、自身免疫状态、甲状腺储备功能。
1、药物剂量抗甲状腺药物过量会抑制激素合成,减量或停药后多数可逆,需定期监测促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素水平。
2、疗程长短长期大剂量用药可能导致甲状腺滤泡细胞不可逆损伤,此类甲减停药后恢复概率较低。
3、自身免疫格雷夫斯病本身可能进展为桥本甲状腺炎,此时甲减属于疾病自然转归,停药后难以自行恢复。
4、甲状腺储备甲状腺组织残留功能决定恢复可能性,可通过甲状腺超声和放射性碘摄取率评估。
建议每3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避免高碘饮食,如持续甲减需考虑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
电解质紊乱可能由水分摄入异常、药物影响、内分泌疾病、肾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停用相关药物、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改善。
1、水分异常大量出汗或腹泻导致体液丢失,可能引发钠钾失衡。建议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避免一次性饮用过量白开水。
2、药物因素利尿剂呋塞米、激素类药物泼尼松等可能干扰电解质代谢。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配合氯化钾缓释片等补充剂。
3、内分泌疾病醛固酮增多症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能伴随低钾血症。原发病治疗可选用螺内酯、胰岛素等药物,同时监测血电解质水平。
4、肾脏病变慢性肾病可能导致高磷低钙,需限制高磷食物摄入并使用碳酸钙、骨化三醇等药物调节钙磷代谢。
日常注意均衡摄入含钾钠的蔬果,避免剧烈运动后大量饮水,长期服用利尿剂者应定期检测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