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5次阅读
小孩发烧抽搐的急救方法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受伤、记录抽搐时间、及时就医。
1、保持通畅:立即将孩子侧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分泌物,家长需避免强行撬开牙关或塞入物品。
2、防止受伤:移开周围尖锐物品,在头下垫软物,家长需轻柔约束肢体防止碰撞,但不可过度用力按压。
3、记录时间:家长需用手机记录抽搐开始和结束时间,观察抽搐形式(如肢体抽动部位、眼球转动方向)。
4、及时就医:抽搐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即使短暂抽搐也建议尽早就诊明确病因。
抽搐停止后保持孩子休息,避免喂食直至完全清醒,后续需儿科或神经内科排查热性惊厥、脑炎等病因。
小儿会得胃肠型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
1、病毒感染: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肠道病毒感染是常见病因,病毒侵袭胃肠黏膜导致炎症反应,可表现为发热、水样便。家长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
2、饮食不当:生冷食物或不洁饮食可能刺激儿童脆弱胃肠黏膜,诱发呕吐腹泻伴低热。建议家长暂停辅食喂养,改为少量多次饮用米汤,可配合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
3、气候变化:季节交替时温差较大,儿童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家长需注意腹部保暖,发热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热。
4、细菌感染:少数情况由沙门氏菌等病原体引起,除发热腹泻外可能出现黏液血便。需就医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颗粒、消旋卡多曲颗粒等处方药。
患病期间家长应记录患儿体温、排便次数,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避免乳制品和高糖食物,若持续高热或出现尿量减少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