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大便褐色发黑,很臭,怎么办

|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大便褐色发黑,很臭,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大便褐色发黑且很臭可能与消化道出血、饮食因素、药物影响、肠道菌群失调或肝胆疾病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停用可疑药物、补充益生菌、药物治疗或就医检查等方式干预。

1、调整饮食

摄入过多动物血制品、红肉或深色蔬菜可能导致大便颜色变深。铁剂补充或铋剂类药物也会使粪便呈现黑褐色。减少动物内脏、鸭血等含铁量高的食物,暂停服用铁剂或胃黏膜保护剂如枸橼酸铋钾颗粒,观察2-3天排便情况。同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选择西蓝花、燕麦等食物帮助肠道蠕动。

2、停用可疑药物

部分药物如硫酸亚铁片、复方铝酸铋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含金属成分的药物会导致黑便。若近期服用过此类药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暂停用药并更换替代治疗方案。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肠溶片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胃肠黏膜损伤,需结合便潜血检测判断是否需调整用药方案。

3、补充益生菌

肠道菌群失衡可能使食物残渣发酵产生异常臭味,表现为腐臭或酸败气味。可尝试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调节微生态平衡。配合低脂低糖饮食,减少油炸食品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

4、药物治疗

若伴随呕血、头晕等症状,需考虑上消化道出血可能。医生可能开具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联合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黏膜。对于胆道问题引起的陶土样便,可能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利胆治疗。所有药物均需经便潜血试验、胃镜等检查确诊后使用。

5、就医检查

持续3天以上的黑便或柏油样便需立即消化内科就诊,通过胃镜、肠镜排除溃疡或肿瘤。40岁以上人群突发黑便建议完善肿瘤标志物筛查。儿童出现恶臭黑便需警惕肠套叠等急腹症,家长应及时带孩子进行腹部超声检查。

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适当食用苹果、香蕉等富含果胶的水果帮助肠道蠕动。观察排便频率与性状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潜在出血风险。出现心慌、冷汗等休克前兆时须立即急诊处理。长期黑便患者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胃肠镜复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肚子胀痛咕噜咕噜响拉不出来

肚子胀痛咕噜咕噜响拉不出来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肠梗阻、肠易激综合征、便秘或肠道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腹部按摩、适量运动及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

1、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紊乱多由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腹胀、肠鸣音亢进及排便困难。可尝试热敷腹部促进蠕动,避免食用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若症状持续,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调节菌群,或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改善胃肠动力。

2、肠梗阻

肠梗阻可能与肠粘连、肿瘤压迫或粪石堵塞有关,典型症状为腹痛、肠鸣音亢进伴停止排气排便。需禁食并立即就医,通过腹部CT明确诊断。轻症可使用甘油灌肠剂通便,严重者需行肠粘连松解术或肠造瘘术。日常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暴饮暴食。

3、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因肠道敏感出现腹胀、肠鸣及排便异常。发病与精神因素、肠道菌群失调相关。建议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诱因,避免摄入乳制品、辛辣食物。可遵医嘱服用匹维溴铵片缓解痉挛,或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修复肠黏膜。

4、便秘

便秘导致粪便滞留可引起腹胀和肠鸣音活跃,常见于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饮水过少或久坐人群。增加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饮水量不低于1500毫升。短期使用开塞露或乳果糖口服溶液帮助排便,长期需培养定时如厕习惯。

5、肠道感染

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引发肠炎,表现为腹痛、肠鸣亢进伴腹泻或排便困难。需进行大便常规检查,若为细菌感染可选用诺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治疗。感染期间以流质饮食为主,避免高脂食物。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如饭后散步或揉腹促进肠道蠕动。饮食上少量多餐,避免过量摄入产气食物。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呕吐、便血等表现,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注意观察排便频率与性状变化,必要时进行肠镜检查明确病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