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 直肠癌

引起便血的小肠疾病不包括什么疾病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引起便血的小肠疾病不包括什么疾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书信
张书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主任医师

引起便血的小肠疾病通常不包括痔疮、肛裂、结直肠癌等非小肠来源的病变。便血的小肠源性病因主要有小肠溃疡、克罗恩病、小肠血管畸形、小肠憩室炎、小肠肿瘤等。

1、痔疮

痔疮是直肠末端静脉丛曲张形成的团块,属于肛管疾病而非小肠病变。典型表现为排便时无痛性鲜红色血便,血液多附着于粪便表面或便后滴血,肛门指检可见柔软静脉团。轻度可通过高纤维饮食、温水坐浴缓解,严重者需行硬化剂注射或痔切除术。

2、肛裂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全层裂伤,与排便机械损伤相关。特征为排便时刀割样疼痛伴少量鲜红色血便,可见肛管后正中线裂口。急性期可通过局部涂抹硝酸甘油软膏促进愈合,慢性反复发作需行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3、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出血源于肿瘤侵蚀肠壁血管,属于大肠病变。临床表现为暗红色血便与黏液混合,常伴排便习惯改变及体重下降。诊断依赖结肠镜活检,治疗需根据分期选择根治性手术配合放化疗,早期病变内镜下切除即可治愈。

4、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局限于结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不累及小肠。典型症状为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结肠镜可见连续分布的黏膜糜烂。轻中度患者可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控制炎症,重度需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或使用英夫利昔单抗注射液。

5、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感染结肠黏膜导致,与小肠无关。表现为发热、腹痛伴里急后重及脓血便,粪便培养可检出病原体。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或头孢克肟分散片,同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日常需保持每日30克以上膳食纤维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若便血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贫血、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进行胃肠镜或胶囊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避免延误小肠血管畸形等隐匿性疾病的诊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直肠癌早期到晚期最长需要多长时间

直肠癌从早期发展到晚期的时间因人而异,通常在数月至数年不等。早期直肠癌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等症状。定期筛查和早期发现是延缓病情进展的关键。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史或长期炎症性肠病患者,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直肠癌的发生风险。具体饮食建议包括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运动方面,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长期精神压力,也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