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脊柱外科

颈椎病最好的中药配方

|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问题描述:
颈椎病最好的中药配方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颈椎病可通过中药调理缓解症状,常用中药配方包括葛根汤、独活寄生汤、桂枝加葛根汤、羌活胜湿汤、天麻钩藤饮。
1、葛根汤:葛根汤以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甘草为主要成分,具有解肌发表、舒筋活络的作用,适用于颈椎病引起的颈部僵硬、疼痛。煎煮时需将药材浸泡30分钟,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2、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由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等组成,具有祛风湿、补肝肾的功效,适合颈椎病伴随腰膝酸软、四肢麻木的患者。药材煎煮前需浸泡1小时,煮沸后小火煎煮40分钟,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3、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以桂枝、葛根、芍药、生姜、大枣为主,能够温经散寒、舒筋止痛,适用于颈椎病引起的颈部冷痛、活动受限。药材煎煮前浸泡20分钟,煮沸后小火煎煮25分钟,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4、羌活胜湿汤:羌活胜湿汤由羌活、独活、防风、川芎、甘草等组成,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适合颈椎病伴随头痛、肩背酸痛的患者。药材煎煮前浸泡40分钟,煮沸后小火煎煮35分钟,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5、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饮以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为主,具有平肝息风、清热安神的功效,适用于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头痛、失眠。药材煎煮前浸泡30分钟,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颈椎病患者在服用中药的同时,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保持同一姿势。日常可进行颈部拉伸运动,如颈部前后左右缓慢转动,每次持续10-15分钟。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瑜伽,有助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环。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坐骨神经在屁股哪里

坐骨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起源于腰椎和骶椎,主要分布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及足部。臀部区域是坐骨神经的重要分布区域,了解其具体位置有助于预防和缓解相关症状。 1、位置描述:坐骨神经在臀部的位置相对固定,通常从梨状肌下方穿出,沿着臀大肌深层向下延伸。具体位置大约在臀部的中央偏外侧,即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之间的区域。触摸时,可以感受到一条较粗的神经结构。 2、解剖关系:坐骨神经在臀部与梨状肌、臀大肌等肌肉关系密切。梨状肌是坐骨神经穿出的关键部位,若梨状肌紧张或发炎,可能压迫坐骨神经,引发疼痛。臀大肌作为臀部最大的肌肉,其深层为坐骨神经提供了保护,但也可能因姿势不当或过度使用导致神经受压。 3、神经分布:坐骨神经在臀部区域主要分为两支,一支向大腿后侧延伸,另一支向小腿和足部延伸。臀部区域的神经分布较为密集,若坐骨神经受损,可能引起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及足部的疼痛、麻木或无力。 4、功能作用:坐骨神经在臀部区域主要负责传递下肢的感觉和运动信号。它控制着大腿后侧、小腿及足部的肌肉运动,同时也传递这些区域的痛觉、触觉等感觉信息。坐骨神经的健康状态直接影响下肢的功能。 5、常见问题:臀部区域的坐骨神经容易受到压迫或损伤,常见问题包括梨状肌综合征、坐骨神经痛等。梨状肌综合征多因梨状肌紧张或发炎引起,表现为臀部疼痛并向大腿后侧放射。坐骨神经痛则可能由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炎等引起,症状包括臀部及下肢的疼痛、麻木或无力。 日常护理中,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有助于减少坐骨神经受压的风险。适当进行臀部肌肉的拉伸和放松,如梨状肌拉伸、臀大肌按摩等,可以缓解肌肉紧张,预防坐骨神经痛。饮食方面,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鸡蛋等,有助于神经健康。运动方面,选择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散步等,可以增强下肢肌肉力量,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坐骨神经相关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