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眼表疾病有哪些?

|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问题描述:
眼表疾病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卫
王卫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眼表疾病主要包括干眼症、结膜炎、角膜炎、睑缘炎、翼状胬肉等。这些疾病可能由环境刺激、感染、免疫异常或局部损伤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眼部干涩、充血、异物感或视力下降等症状。

1、干眼症

干眼症是因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导致的眼表慢性炎症。常见诱因包括长时间用眼、干燥环境或自身免疫疾病,症状多为眼部干涩、灼烧感。治疗可选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等人工泪液,严重时需使用环孢素滴眼液抑制炎症。

2、结膜炎

结膜炎是结膜组织的炎症反应,分为感染性和过敏性两类。细菌性结膜炎表现为眼睑黏稠分泌物,可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病毒性结膜炎需用更昔洛韦凝胶;过敏性结膜炎推荐奥洛他定滴眼液抗过敏治疗。

3、角膜炎

角膜炎多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角膜引起,伴随眼痛、畏光和视力模糊。细菌性角膜炎需用加替沙星滴眼液,真菌性角膜炎选用那他霉素滴眼液,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需阿昔洛韦滴眼液联合治疗。

4、睑缘炎

睑缘炎是睑缘皮肤及腺体的慢性炎症,与葡萄球菌感染或脂溢性皮炎相关。典型症状为睑缘充血、鳞屑附着,治疗需用夫西地酸滴眼液控制感染,配合茶树油湿巾清洁睑缘。

5、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结膜纤维血管组织向角膜生长的增生病变,与紫外线照射有关。早期无症状,进展期可出现散光,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严重时需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

日常需注意用眼卫生,避免揉眼和过度用眼,外出时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出现持续眼红、眼痛或视力变化应及时就诊,遵医嘱规范使用眼药水,禁止自行长期使用含激素类眼药。糖尿病患者及免疫低下人群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凹面镜是聚光还是散光

凹面镜是一种具有向内弯曲的反射面的光学器件,其特性是能够将平行光线汇聚到一点,称为焦点。这种聚光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汽车前照灯、手电筒和太阳能集热器等设备中都利用了凹面镜的聚光特性。 1、聚光原理:凹面镜的反射面呈向内弯曲的形状,当平行光线照射到凹面镜上时,光线会被反射并汇聚到镜面的焦点。这种汇聚光线的特性使得凹面镜在需要集中光线的场合非常有用。 2、焦点位置:凹面镜的焦点位于镜面前方,具体位置取决于镜面的曲率半径。曲率半径越小,焦点距离镜面越近;曲率半径越大,焦点距离镜面越远。了解焦点的位置有助于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调整光线。 3、应用实例:凹面镜的聚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中。例如,汽车前照灯利用凹面镜将灯泡发出的光线汇聚并向前投射,以提高照明效果。手电筒中的凹面镜则帮助将光线集中,形成明亮的光束。 4、光线路径:当光线从不同角度照射到凹面镜上时,反射光线的路径会有所不同。光线越接近镜面的中心轴,反射后汇聚到焦点的路径越短;光线越偏离中心轴,反射后汇聚到焦点的路径越长。这种特性使得凹面镜在不同角度下都能有效聚光。 5、注意事项:在使用凹面镜时,需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将光线汇聚到易燃物品上,以防引发火灾。调整凹面镜的角度和位置时,应确保光线能够准确汇聚到目标位置,以达到最佳效果。 凹面镜的聚光特性在日常生活和工业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合理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了解凹面镜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实例,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其光学功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