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补牙材料脱落一小块通常需要重新修补。是否需立即处理取决于缺损位置、剩余材料稳定性、是否影响咀嚼功能、是否存在继发龋坏以及患者敏感症状五个因素。
1、缺损位置:
前牙区缺损直接影响美观,即使微小脱落也建议修复;后磨牙咬合面缺损超过1毫米可能影响咀嚼效率,而邻接面缺损易导致食物嵌塞。牙颈部缺损可能暴露牙本质引发敏感,这类功能性缺损需优先处理。
2、材料稳定性:
复合树脂材料边缘微渗漏超过0.5毫米,或玻璃离子水门汀出现明显裂纹时,剩余材料可能无法有效封闭窝洞。检查时可观察缺损边缘是否呈不规则锯齿状,这类不稳定缺损容易扩大并滋生细菌。
3、咀嚼功能:
当缺损导致咬合接触面积减少30%以上,或出现特定食物咀嚼疼痛时,需及时修复。测试时可咬合碳纸观察接触点分布,功能异常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代偿性损伤。
4、继发龋坏:
缺损边缘发黑、探诊有黏着感或X线片显示充填体下方低密度影,提示可能存在继发龋。这类情况需彻底清除腐败牙体组织,龋坏深度超过牙本质中层时应考虑嵌体修复。
5、敏感症状:
冷热刺激痛持续超过10秒或自发痛提示牙髓可能受累,单纯补牙无法解决问题。需结合电活力测试和叩诊判断,若牙髓充血则需根管治疗后再修复。
建议使用含氟牙膏配合软毛牙刷进行巴氏刷牙法,避免缺损区过度受力。可暂时用牙科蜡覆盖锐利边缘防止黏膜划伤,但不宜超过48小时。限制摄入黏性食物如牛轧糖,坚果类食品建议切小块食用。修复后前两周避免咀嚼硬物,定期使用牙线清洁邻面。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通过咬翼片监测充填体边缘密合度,早期发现异常可延长修复体使用寿命。吸烟患者需特别注意,尼古丁会加速树脂材料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