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体温37.3摄氏度属于低热范畴。正常成人腋下体温范围为36-37摄氏度,当体温超过37.3摄氏度时可视为发热。
人体体温受多种因素影响,测量时若处于餐后、运动后或高温环境,可能出现暂时性体温升高至37.3摄氏度。这种情况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休息30分钟后复测体温多可恢复正常。女性排卵期、妊娠早期等生理阶段也可能出现基础体温轻微上升。测量误差也需考虑,水银体温计需保持腋下干燥测量5分钟,电子体温计需确认探头位置正确。
病理性低热常见于病毒感染早期,如普通感冒、流感等,可能伴有鼻塞、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结核病、尿路感染等慢性感染性疾病也可表现为持续低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非感染性因素也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异常。某些药物副作用或疫苗接种后反应同样会引起短暂低热状态。
建议选择早晨起床后空腹状态进行体温测量,避免测量前30分钟饮用热水或剧烈活动。出现低热时可增加饮水量,保持环境通风,穿着透气衣物。若低热持续超过3天或伴有头痛、皮疹等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出现低热时更应密切观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