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肘关节脱位主要表现为肘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关节畸形及局部压痛等症状。肘关节脱位通常由外伤引起,如跌倒时手掌撑地或直接撞击肘部,可能伴随韧带损伤、骨折等并发症。建议及时就医,通过手法复位或手术治疗恢复关节稳定性。
肘关节脱位后会出现剧烈疼痛,疼痛部位集中在肘关节周围,可能向手臂或前臂放射。疼痛在活动时加重,尤其是尝试屈伸肘部时更为明显。疼痛程度与脱位严重性相关,完全脱位比部分脱位疼痛更剧烈。患者常因疼痛保护性反应而保持肘部固定姿势。
肘关节脱位后局部软组织损伤会导致明显肿胀,通常在受伤后短时间内出现并逐渐加重。肿胀范围可覆盖整个肘关节区域,严重时可能影响前臂和上臂。肿胀程度与血管损伤和炎症反应有关,可能伴随皮肤淤青或瘀斑。
肘关节脱位后主动和被动活动均明显受限,患者无法完成正常屈伸和旋转动作。关节结构异常导致机械性阻碍,强行活动可能加重损伤。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关节交锁感,提示存在骨折碎片或软组织嵌顿。
肘关节脱位后可见明显外观异常,表现为肘部轮廓改变、尺骨鹰嘴突出或肘后三角关系破坏。前臂可能呈现旋转或短缩畸形。畸形程度与脱位方向有关,后脱位最为常见,表现为肘部呈半屈曲状态。
肘关节周围存在明显压痛点,尤其在韧带附着点和骨折部位压痛更为显著。触诊可感知关节不稳定或异常活动。伴随神经损伤时可能出现手部感觉异常,如小指和环指麻木提示尺神经受累。
肘关节脱位后应避免自行复位,需用三角巾或支具临时固定并尽快就医。复位后需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日常注意避免肘部过度负荷,运动时做好防护措施。饮食上可增加蛋白质和钙质摄入,促进软组织修复和骨骼健康。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防止习惯性脱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