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孩子经常内热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孩子经常内热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冬
周冬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孩子经常内热可能由遗传体质、饮食不当、积食、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口干舌燥、手足心热、大便干燥等症状。

1、遗传体质:

部分孩子先天阴虚体质易出现内热,建议家长避免过度保暖,可遵医嘱使用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滋阴药物。

2、饮食不当:

长期食用辛辣油炸食品会加重内热,家长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梨、莲藕等清热食材,必要时医生可能开具小儿七星茶颗粒、健儿清解液、王氏保赤丸。

3、积食:

消化不良导致食物积滞化热,家长应控制进食量并配合腹部按摩,伴有口臭腹胀时可使用保和丸、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4、上呼吸道感染:

可能与病毒细菌感染有关,通常伴随咽痛发热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蓝芩口服液、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开喉剑喷雾剂等药物。

日常可适量食用荸荠、冬瓜、百合、银耳等清热生津食材,避免穿盖过厚,若症状持续建议及时儿科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打狂犬疫苗第一针发烧39度

接种狂犬疫苗后出现39度发热属于常见疫苗反应,可能与疫苗激活免疫反应、个体敏感体质、潜在感染或接种操作不当等因素有关。

1. 免疫反应:

疫苗中的抗原成分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可能引起短暂发热。建议多饮水休息,体温超过38.5度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或洛索洛芬钠片退热。

2. 体质敏感:

部分人群免疫系统反应较强,接种后易出现高热。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可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

3. 潜在感染:

可能与接种时已存在呼吸道感染等有关,表现为发热伴咳嗽咽痛。需完善血常规检查,确诊后可联用阿莫西林胶囊、连花清瘟胶囊或奥司他韦颗粒治疗。

4. 操作因素:

注射部位消毒不彻底可能引发局部炎症反应。若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热痛,需就医排除感染,必要时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或莫匹罗星软膏。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若发热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