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过敏反应科

过敏性紫癜点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过敏性紫癜点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过敏性紫癜点通常由感染、药物过敏、食物过敏、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中药调理、避免接触过敏原等方式治疗。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血管炎,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肾脏损害等症状。

1、感染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过敏性紫癜的常见诱因,链球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咽痛等前驱症状,随后出现皮肤紫癜。治疗需针对感染源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同时配合抗过敏治疗。

2、药物过敏

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类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形成紫癜。典型表现为用药后出现对称性皮肤瘀点,可伴瘙痒。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严重时需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3、食物过敏

海鲜、鸡蛋、牛奶等食物中的异种蛋白可能诱发过敏反应,儿童多见。除皮肤紫癜外,常伴有唇周水肿、腹泻等症状。治疗需严格避免过敏食物,轻症使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重症需联合泼尼松片控制炎症反应。

4、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存在家族过敏史,遗传易感性可能增加发病概率。这类患者往往自幼出现反复过敏症状,皮肤紫癜多伴随湿疹、哮喘等表现。除常规治疗外,需长期监测免疫状态,必要时使用转移因子胶囊调节免疫功能。

5、免疫异常

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引发炎症反应是核心发病机制,可能与T细胞功能紊乱、补体系统激活有关。患者除皮肤表现外,可能出现关节肿痛、血尿等全身症状。治疗需根据病情使用醋酸泼尼松龙片、环磷酰胺片等免疫调节药物,定期复查尿常规评估肾脏损害。

过敏性紫癜患者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紫癜部位;饮食宜清淡,记录并回避已知过敏食物;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血管负担;冬季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监测疾病进展。出现新发紫癜、腹痛加重或血尿等情况应及时复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荨麻疹一到晚上就痒怎么治疗

荨麻疹一到晚上就痒可通过抗组胺药物、局部止痒药物、调整环境、心理调节、避免诱因等方式治疗。荨麻疹通常由过敏原、感染、药物反应、环境因素、心理压力等原因引起。 1、抗组胺药物:荨麻疹的瘙痒症状与组胺释放有关,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10mg/次,每日一次、西替利嗪片10mg/次,每日一次、非索非那定片60mg/次,每日两次可以有效缓解瘙痒。这些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少过敏反应。 2、局部止痒药物:局部使用止痒药物如炉甘石洗剂、氢化可的松乳膏1%浓度,每日两次、复方樟脑乳膏每日两次可以快速缓解皮肤瘙痒。这些药物通过冷却皮肤、减轻炎症反应来缓解症状。 3、调整环境:夜间瘙痒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如温度过高、湿度不足。保持卧室温度适宜20-22℃、使用加湿器、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可以减少皮肤刺激,缓解瘙痒。 4、心理调节:心理压力可能加重荨麻疹症状,夜间瘙痒与焦虑、紧张情绪有关。通过冥想、深呼吸、放松训练等心理调节方法可以缓解情绪压力,改善症状。 5、避免诱因:荨麻疹的诱因包括食物过敏原如海鲜、坚果、药物如青霉素、感染如病毒、细菌等。通过记录日常饮食、用药情况,排查并避免接触这些诱因可以减少荨麻疹发作。 日常生活中,保持均衡饮食,避免摄入可能引发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牛奶等。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如橙子、猕猴桃、菠菜,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压力。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皮肤摩擦。定期就医,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