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儿童抽多动症怎样治疗

|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抽多动症怎样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茂静
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抽动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行为干预和家庭环境调整,综合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抽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不自主的肌肉抽动或发声,治疗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个体情况制定方案。
1、药物治疗是抽动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药物包括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氟哌啶醇、利培酮,这些药物可调节神经递质平衡,减少抽动频率。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适用于伴有焦虑或强迫症状的患儿。可乐定贴片是一种非中枢神经药物,通过调节肾上腺素能系统改善症状,副作用相对较小。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评估疗效和副作用。
2、心理行为干预对抽动症患儿有显著帮助。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儿的思维模式,减少抽动行为。习惯逆转训练教会患儿识别抽动前兆,并用替代行为缓解抽动。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可减轻患儿的紧张情绪,降低抽动频率。心理干预需长期坚持,家长应积极配合,帮助患儿建立信心。
3、家庭环境调整对抽动症治疗至关重要。家长应避免过度关注患儿的抽动行为,减少批评和指责,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合理安排患儿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饮食上避免摄入含咖啡因、人工色素的食物,多补充富含维生素B6、镁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绿叶蔬菜。家长应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帮助患儿获得理解和支持,减轻心理压力。
儿童抽动症的治疗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干预,家长应耐心陪伴,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通过药物、心理行为干预和家庭环境调整,大多数患儿的症状能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治疗过程中,家长应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鼻中隔偏曲会引起偏头疼吗

鼻中隔偏曲可能引起偏头疼,通常表现为单侧头痛、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鼻中隔偏曲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鼻中隔偏曲可能与先天性发育异常、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头痛、流鼻血等症状。 1、鼻塞:鼻中隔偏曲可能导致鼻腔通气不畅,引起鼻塞。长期鼻塞会影响呼吸,导致氧气供应不足,进而引发头痛。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保持鼻腔湿润,或使用鼻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每日1-2次,缓解鼻塞症状。 2、头痛:鼻中隔偏曲可能导致鼻腔结构异常,压迫周围神经,引发偏头疼。头痛通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搏动性疼痛。可尝试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每次200-400毫克,每4-6小时一次,或对乙酰氨基酚,每次500毫克,每4-6小时一次,缓解头痛。 3、嗅觉减退:鼻中隔偏曲可能影响嗅觉神经的正常功能,导致嗅觉减退。嗅觉减退可能与鼻腔通气不畅或炎症有关。建议定期进行鼻腔检查,必要时使用鼻用激素喷雾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日1次,改善嗅觉功能。 4、流鼻血:鼻中隔偏曲可能导致鼻腔黏膜干燥,易发生鼻出血。流鼻血通常表现为鼻腔前部的少量出血。建议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每日2-3次,或涂抹凡士林,减少鼻出血的发生。 5、手术干预:对于症状严重且药物治疗无效的鼻中隔偏曲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鼻中隔矫正术和鼻中隔成形术。鼻中隔矫正术通过切除偏曲的软骨和骨组织,恢复鼻腔正常结构;鼻中隔成形术通过重塑鼻中隔,改善鼻腔通气功能。 鼻中隔偏曲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鼻腔湿润,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和粉尘。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增强血管弹性,减少鼻出血的发生。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头痛症状。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