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痔疮割了很久大便后出血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痔疮割了很久大便后出血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范芸
范芸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痔疮割了很久大便后出血可能由术后创面未完全愈合、大便干燥摩擦创面、局部感染、饮食不当或排便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持创面清洁、调整饮食、使用药物等方式缓解。
1、创面未愈:痔疮手术后创面需要时间愈合,若愈合过程中大便干燥或用力排便,可能导致创面出血。建议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可使用温水坐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愈合。
2、大便干燥:饮食中缺乏纤维素或水分摄入不足可能导致大便干燥,排便时摩擦创面引起出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有助于软化大便。
3、局部感染: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导致创面感染,感染会延缓愈合并引起出血。注意保持肛门清洁,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
4、饮食不当:辛辣刺激性食物或饮酒可能刺激创面,导致出血加重。术后应避免食用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粥、蒸鱼、煮蔬菜等,减少对创面的刺激。
5、排便习惯:久坐或长时间憋便可能增加肛门压力,影响创面愈合。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久坐,适当进行提肛运动,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恢复。
术后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菠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避免久坐久站。保持肛门清洁,每日温水坐浴10-15分钟,有助于缓解不适。若出血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复查,排除其他并发症的可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解大便时出血是什么原因

解大便时出血可能由痔疮、肛裂、肠道息肉、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干预、饮食调节等方式缓解。 1、痔疮:痔疮是肛门周围静脉丛扩张形成的肿块,排便时摩擦易导致出血。轻微痔疮可通过温水坐浴、涂抹痔疮膏如马应龙痔疮膏缓解,严重时需手术切除。 2、肛裂:肛裂是肛门皮肤或黏膜裂开,常因便秘或排便用力引起。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红薯,同时使用硝酸甘油软膏涂抹患处促进愈合。 3、肠道息肉:肠道息肉是肠道黏膜上的良性肿物,可能与遗传、饮食有关。息肉较大或出血频繁时需通过内镜下切除,如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 4、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可能与免疫异常、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片50mg/次,每日一次控制病情。 5、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是肠道恶性肿瘤,早期可能无症状,晚期出现便血、体重下降。确诊后需根据病情选择手术切除或放化疗,如根治性结肠切除术。 日常饮食中应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若便血持续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