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孩早上空腹喝牛奶吐了怎么办

|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孩早上空腹喝牛奶吐了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孩早上空腹喝牛奶呕吐后,可通过少量温水漱口、暂时禁食观察、调整饮食结构、补充电解质、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呕吐可能由乳糖不耐受、胃肠功能紊乱、急性胃肠炎、食物过敏、胃食管反流等因素引起。

1、少量温水漱口

呕吐后立即用温水帮助孩子清洁口腔,避免胃酸残留刺激食道黏膜。水温控制在35-38摄氏度为宜,每次含漱5毫升左右,重复进行2-3次。注意观察口腔黏膜有无充血或破损,若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

2、暂时禁食观察

呕吐后2小时内应暂停进食,让胃肠道充分休息。家长需密切监测孩子精神状态、皮肤弹性及尿量,防止脱水发生。若期间再次呕吐或出现哭闹不安,应立即就医。禁食结束后可尝试喂食少量米汤等流质食物。

3、调整饮食结构

避免空腹饮用冷牛奶,建议先吃少量面包等碳水化合物再饮奶。选择低乳糖或水解蛋白配方奶,温度保持在40摄氏度左右。每日奶量分3-4次饮用,单次不超过150毫升。家长需记录饮食日志,排查可疑致吐食物。

4、补充电解质

轻度脱水时可口服补液盐,按体重每公斤50毫升分次补充。选择含葡萄糖电解质配方,避免高糖饮料加重胃肠负担。补液速度控制在每5分钟5-10毫升,若出现拒绝饮水或持续呕吐需静脉补液。

5、就医检查

反复呕吐伴发热、血便、意识改变时,需急诊排除肠套叠、脑膜炎等急症。慢性呕吐应进行食物过敏原检测、胃镜检查或消化道造影。医生可能开具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对症治疗。

日常生活中家长需注意培养孩子规律进食习惯,餐前避免剧烈运动。选择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如蒸蛋羹、软烂面条等。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对于持续存在的消化问题,建议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专业评估和干预。保持饮食记录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病因,切忌自行使用止吐药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1-10岁儿童头围标准是什么

1-10岁儿童的头围标准是评估其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通常随着年龄增长呈现规律性变化。新生儿头围平均约为34厘米,1岁时增长至46厘米,之后每年约增长1厘米,到10岁时头围约为52厘米。头围的测量方法是用软尺从眉弓上方绕过枕骨隆突一周,取最大值。头围过大或过小可能提示生长发育异常,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 1、新生儿期:新生儿头围平均为34厘米,通常在32-36厘米之间。头围过小可能提示小头畸形,过大则需排除脑积水等疾病。此阶段头围增长迅速,每月约增长1.5厘米。 2、1岁以内:1岁以内是头围增长最快的时期,1岁时头围平均为46厘米。头围过小可能与营养不良或遗传因素有关,过大需警惕颅内病变。此阶段每月头围增长约1厘米。 3、1-3岁:1-3岁儿童头围增长放缓,每年约增长1厘米。头围过小可能提示发育迟缓,过大需排除颅内压增高。此阶段头围正常范围约为46-49厘米。 4、3-6岁:3-6岁儿童头围继续缓慢增长,每年约增长0.5厘米。头围过小可能与慢性疾病有关,过大需排除肿瘤等病变。此阶段头围正常范围约为49-51厘米。 5、6-10岁:6-10岁儿童头围基本稳定,每年增长约0.5厘米。头围过小可能提示内分泌疾病,过大需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此阶段头围正常范围约为51-53厘米。 儿童头围的测量需定期进行,建议每3-6个月测量一次。测量时应注意软尺紧贴头皮,避免过松或过紧。头围异常时,需结合身高、体重、智力发育等指标综合评估。日常生活中,应保证儿童营养均衡,适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鼓励儿童进行户外活动,促进骨骼和大脑发育。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生长发育异常。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