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尿结石插管后出现半月血尿可能是正常现象,但也可能与感染、导管刺激或结石移动有关。尿结石患者留置导管期间,轻微血尿通常与导管摩擦尿道黏膜或结石活动相关,若伴随发热、排尿疼痛则需警惕感染或损伤。
导管留置过程中,输尿管支架或导尿管可能对膀胱或尿道黏膜造成机械性摩擦,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现血尿。此类情况多表现为淡红色或洗肉水样尿液,血尿程度较轻且无其他不适。结石移动过程中划伤泌尿道黏膜也可能引发短暂性血尿,尤其在活动量增加或饮水不足时更易发生。多数情况下通过增加饮水量、减少剧烈运动,血尿可在数日内逐渐缓解。
若血尿呈鲜红色或伴有血块,可能提示存在活动性出血或严重黏膜损伤。持续血尿伴随排尿灼热感、下腹坠胀或发热时,需考虑尿路感染或导管相关并发症。结石未完全排出导致的输尿管梗阻也可能加重血尿症状。此类情况需通过尿常规、泌尿系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必要时调整导管位置或进行抗感染治疗。
建议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以减少尿液浓缩,避免憋尿及剧烈运动。观察血尿颜色变化及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定期复查尿常规。若血尿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腰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导管移位、结石残留或感染风险。术后遵医嘱进行影像学复查,确保结石完全排出后再拔除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