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艾滋病感染概率较低,实际概率与接触方式、防护措施、病毒载量、黏膜完整性等因素有关。
1、接触方式:无保护性行为或共用针具等高危行为感染概率较高,日常接触如握手、共餐等不会传播。
2、防护措施: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使性传播风险降低,暴露后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可减少感染概率。
3、病毒载量:感染者未治疗时病毒载量高,传播风险大;规范抗病毒治疗使病毒载量检测不到时基本无传染性。
4、黏膜损伤:皮肤黏膜破损会增加病毒侵入概率,完整皮肤接触体液几乎无风险。
建议避免高危行为,发生暴露及时就医评估,定期检测可早期发现感染。
艾滋病感染者不等于艾滋病病人。艾滋病感染者指携带艾滋病毒但未出现严重症状的人群,艾滋病病人则已进入发病期并出现明显症状。
1、感染阶段差异感染者处于潜伏期,病毒复制缓慢;病人已进入艾滋病期,免疫系统严重受损。
2、症状表现不同感染者可能长期无症状;病人会出现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等典型症状。
3、传染性差异感染者与病人均具传染性,但病人病毒载量通常更高。
4、治疗目标区别感染者治疗以控制病毒为主;病人需同时治疗并发症。
建议感染者定期检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延缓病程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