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睾丸鞘膜积液有什么症状

|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问题描述:
睾丸鞘膜积液有什么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国喜
张国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睾丸鞘膜积液主要表现为阴囊无痛性肿胀、坠胀感、透光试验阳性等症状。睾丸鞘膜积液是鞘膜腔内液体积聚过多引起的疾病,可能与感染、外伤、肿瘤等因素有关。

1、阴囊肿胀

阴囊肿胀是睾丸鞘膜积液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阴囊体积增大,皮肤紧绷发亮但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肿胀程度与积液量相关,少量积液可能仅表现为阴囊轻微膨隆,大量积液时阴囊可呈梨形或球形。患者常因阴囊外观改变或衣裤摩擦不适而就诊,婴幼儿可能因家长发现阴囊异常增大就医。

2、阴囊坠胀感

随着积液量增加,患者可能出现阴囊坠胀感或下坠感,久站、行走后症状加重,平卧时可能减轻。成人可能描述为阴囊沉重感或会阴部压迫感,儿童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或频繁抓挠阴囊。这种不适感通常为持续性,但极少影响排尿和性功能。

3、透光试验阳性

透光试验阳性是诊断鞘膜积液的特征性表现,检查时用手电筒紧贴阴囊照射可见均匀透光,与实质性肿块形成明显区别。该检查可初步鉴别鞘膜积液与睾丸肿瘤、疝气等疾病。但需注意合并感染或出血时透光性会减弱,此时需结合超声检查明确诊断。

4、继发感染表现

当鞘膜积液继发感染时可出现阴囊红肿热痛、发热等急性炎症表现,积液可能变为浑浊脓性。这种情况多由细菌逆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性鞘膜积液需及时抗感染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

5、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原发病症状,如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鞘膜积液可能出现患侧睾丸隐痛;肿瘤导致的鞘膜积液可能触及质硬肿块;丝虫病引起的乳糜性鞘膜积液可能伴有下肢象皮肿。婴幼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在哭闹时阴囊体积可能增大,安静时缩小。

发现阴囊异常肿胀应及时就医,通过阴囊超声检查明确诊断。日常应避免阴囊部位外伤和剧烈运动,选择宽松透气的内裤减少摩擦。婴幼儿鞘膜积液可能随年龄增长自行吸收,2岁后未消退或成人鞘膜积液体积较大时,可考虑鞘膜翻转术等手术治疗。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复查排除复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常规酮体2+怎么回事

尿常规酮体2+可能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饥饿性酮症、剧烈运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妊娠反应等原因引起,尿常规酮体2+可通过补充水分、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尿常规酮体2+的常见原因,可能与胰岛素缺乏、血糖控制不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治疗需及时补充胰岛素,常用药物包括胰岛素注射液如诺和灵R,剂量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补液治疗如0.9%氯化钠注射液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 2、饥饿性酮症:长期饥饿或极低热量饮食可能导致酮体生成增加,通常表现为乏力、头晕、恶心等症状。改善方法包括恢复正常饮食,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如全谷物、水果等,同时避免过度节食。 3、剧烈运动:高强度运动后,身体可能因能量消耗过多而产生酮体,通常表现为肌肉酸痛、疲劳等症状。建议运动后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和水分,如香蕉、运动饮料等,并注意适度运动。 4、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如生酮饮食可能导致酮体生成增加,通常表现为口臭、食欲下降等症状。调整饮食结构,适量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如米饭、面条等,可帮助减少酮体生成。 5、妊娠反应:妊娠期女性可能因代谢变化出现酮体升高,通常表现为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孕妇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少量多餐的频率,如食用苏打饼干、坚果等,必要时可咨询 尿常规酮体2+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建议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日常生活中,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等,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如白开水、淡盐水等,有助于维持身体代谢平衡。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