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 尿毒症

尿毒症脚后跟痛

|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尿毒症脚后跟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茂静
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尿毒症患者出现脚后跟痛可能与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营养不良、局部肌腱炎、足底筋膜炎等因素有关。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表现,可导致多种并发症,脚后跟痛属于其骨骼肌肉系统症状之一。

1. 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

长期毒素蓄积可损害周围神经,表现为远端肢体麻木、刺痛或灼痛。这种神经性疼痛常从足部开始,可能伴随感觉异常。需通过神经传导检查确诊,治疗重点在于充分透析清除毒素,必要时使用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药物缓解神经痛。

2.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钙磷代谢紊乱导致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可能引发骨痛和肌腱附着点疼痛。患者常伴有皮肤瘙痒、骨骼变形,实验室检查可见血钙异常。需调整透析方案并使用碳酸镧咀嚼片等磷结合剂,严重时需行甲状旁腺切除术。

3. 肾性骨营养不良

维生素D代谢障碍和铝沉积可导致骨质疏松或骨软化,表现为负重部位疼痛。X线检查可见骨密度降低或假性骨折。治疗需补充骨化三醇胶丸,并严格控制透析液铝浓度,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片。

4. 局部肌腱炎

跟腱或足底肌腱因代谢废物沉积或钙化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活动时脚跟刺痛。超声检查可见肌腱增厚,治疗包括休息、冰敷,必要时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5. 足底筋膜炎

长期透析患者因体位限制和运动减少,足底筋膜易发生劳损性炎症。晨起第一步疼痛明显,触诊可有跟骨结节压痛。建议穿戴足弓支撑鞋垫,进行足底筋膜拉伸训练,疼痛持续可考虑冲击波治疗。

尿毒症患者出现脚后跟痛需完善血钙磷、甲状旁腺激素、骨密度及影像学检查。日常应保持适度足部活动,避免长时间站立,穿着缓冲性能好的鞋子。饮食需限制磷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补充,严格遵医嘱使用磷结合剂和活性维生素D。定期评估透析充分性,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症状。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红肿发热,需警惕感染性骨关节炎可能,应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治疗前列腺的时候可以吃补肾的药吗

治疗前列腺疾病期间一般可以遵医嘱服用补肾药物,但需根据具体病因和药物相互作用评估。

前列腺疾病如前列腺炎或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若同时存在肾虚证候(如腰膝酸软、夜尿频多),在中医辨证指导下可联合使用补肾药物。补肾类中成药如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改善局部微循环,对部分前列腺疾病伴随的性功能障碍或下尿路症状有协同治疗作用。但需注意部分补肾药物含动物性激素或壮阳成分,可能刺激前列腺组织增生,故合并前列腺癌风险者应禁用。

西药治疗期间需警惕药物相互作用。例如服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时,补肾药物中某些活血成分可能增强降压效应;使用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片)期间,含激素样物质的补肾药可能干扰疗效。此外,部分补肾中药可能影响PSA检测值,干扰前列腺癌筛查结果。

前列腺疾病患者如需使用补肾药物,建议经泌尿外科和中医科联合评估,完善睾酮、PSA等检测,避免自行用药。治疗期间应保持适度运动,控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规律排精有助于前列腺液引流,定期复查超声和尿流率检测以监测疗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