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血压高降不下来可能由遗传因素、高盐饮食、肥胖、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控制原发病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家族高血压病史可能增加患病概率,表现为血压持续偏高。建议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
2、高盐饮食:长期摄入过量钠盐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血管压力。需限制每日盐分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必要时联合厄贝沙坦、硝苯地平、美托洛尔等药物控制。
3、肥胖:体重超标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血管阻力上升。需通过运动减重,血压仍不达标时可选用氯沙坦、非洛地平、吲达帕胺等药物辅助治疗。
4、肾脏疾病:肾动脉狭窄或慢性肾病可能导致肾素分泌异常,通常伴随蛋白尿或水肿。需治疗原发病,配合贝那普利、替米沙坦、呋塞米等药物调节血压。
保持规律作息,限制酒精摄入,每日监测血压变化,若调整生活方式后血压仍高于140/90mmHg应及时就医复查治疗方案。
心脏穿透伤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生命体征监测、实验室检查、心包穿刺等方式确诊,需立即就医处理。
1、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可初步判断异物位置或血气胸,床旁超声可快速评估心包积液,增强CT能精确定位损伤范围。
2、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等指标,警惕贝克三联征表现,动态评估循环状态变化。
3、实验室检查:急查血常规观察血红蛋白动态下降,心肌酶谱评估心肌损伤,凝血功能检查指导输血策略。
4、心包穿刺:对疑似心包填塞者行诊断性穿刺,抽出血性液体可确诊,同时具有减压治疗作用。
怀疑心脏穿透伤时应保持患者绝对制动,避免剧烈搬动,所有检查需在急诊抢救条件下同步进行,确诊后需紧急手术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