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普通外科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炎的区别

|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炎的区别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国喜
张国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炎是两种不同的前列腺疾病,前者属于良性组织增生,后者属于炎症反应,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及治疗方式。

1、病因差异

前列腺增生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与年龄增长、激素水平变化相关,表现为前列腺腺体细胞增殖导致尿道受压。前列腺炎则多由细菌感染、免疫异常或尿液反流引起,分为急性细菌性、慢性细菌性和非细菌性三类,炎症反应是核心病理特征。

2、症状表现

前列腺增生以排尿障碍为主,如尿频、夜尿增多、尿流变细或中断,严重时可出现尿潴留。前列腺炎则伴随排尿灼痛、会阴部胀痛、发热(急性期),慢性患者可能合并性功能障碍或骨盆区域长期不适。

3、诊断方法

前列腺增生通过直肠指检触及腺体增大,结合超声检查测量体积及残余尿量确诊。前列腺炎需尿常规、前列腺液检查区分类型,细菌培养可明确病原体,部分患者需进行影像学排除其他病变。

4、治疗原则

前列腺增生轻症可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缓解症状,重度梗阻需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列腺炎急性期选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抗感染,慢性患者需配合热疗或α受体阻滞剂改善循环。

5、预后管理

前列腺增生属于渐进性疾病,需长期随访防止肾功能损害。前列腺炎经规范治疗多可痊愈,但慢性患者易复发,应避免久坐、辛辣饮食等诱因,定期复查前列腺液指标。

两类疾病均需避免憋尿及酒精刺激,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前列腺增生患者夜间可限制饮水减少起夜,前列腺炎患者建议增加水分摄入促进代谢。若出现血尿、持续发热或严重排尿困难,应立即就医评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男人为什么得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可能由细菌感染、长期久坐、尿液反流、免疫异常、心理压力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前列腺炎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会阴部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细菌感染

细菌通过尿道逆行感染是前列腺炎的常见原因,可能与不洁性生活、泌尿系统感染未及时治疗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发热、排尿灼痛等症状。临床常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需配合医生完成疗程。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辛辣刺激饮食。

2、长期久坐

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压迫前列腺,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代谢产物堆积。司机、办公室职员等职业人群风险较高,可能伴随会阴部胀痛。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使用透气坐垫,温水坐浴可缓解不适。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需避免骑行等持续压迫会阴的运动。

3、尿液反流

排尿时尿液逆流至前列腺导管可能引发化学性炎症,常见于排尿习惯不良者。表现为排尿后滴沥、夜尿增多。可遵医嘱使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改善排尿,配合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控制力。睡前限制饮水量,避免憋尿等行为。

4、免疫异常

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导致无菌性前列腺炎,与遗传易感性相关。症状反复发作且抗生素治疗无效时需考虑该因素。临床可能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控制炎症,配合免疫调节治疗。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必要时需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

5、心理压力

长期精神紧张会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前列腺功能,多见于工作压力大的人群。症状与情绪波动明显相关,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除使用普适性药物如前列舒通胶囊外,建议通过冥想、心理咨询等方式减压。配偶的理解支持对康复至关重要。

预防前列腺炎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酒精和咖啡因摄入。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出现持续排尿异常或疼痛时,应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慢性患者可定期进行前列腺按摩理疗,但急性感染期禁止该项操作。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